
去年,伊党执政的登州政府不只不允许女性穆斯林上台表演,也伸手管向华人社团与神庙的歌舞活动,禁止所有女性上台,而且活动范围须确保只有非穆进入。
在丹州,禁酒令扩大至酒店,在酒店举行的宴会不准提供或饮用酒精饮料,就算是华人举办喜庆宴会,都一律禁止自带酒水进入会场。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
原本是管制穆斯林的政策,管到了非穆的头上,伊党的政客还越界到华校的鸡蛋里挑骨头,引发啤酒公司赞助华校义演争议。
虽然交通部长陆兆福阐明,内阁议决华教义演活动“一切维持现状”,但是,教育部发布的新指南,禁止学校内进行的义演展示酒类商标,以及严禁穆斯林学生参与。
过去30年来没有问题的华教义演,从此不能售卖和饮用酒类。甚至是,在其他学校礼堂举办的大小宴会,也发生禁止喝酒的问题。
激起千重浪
最近,掌管穆斯林事务的首相署部长莫哈末纳因提出新版《规范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各类庆典与仪式指南》,在社会激起千重浪。
这份指南不只是限制穆斯林参与非穆斯林,也向非穆作出多项“规范”。
此事又被带到内阁,内阁同意伊斯兰发展局可向穆斯林发布劝告,但不是成为一项政策。
首相安华为了安抚民心和平息争议,亲自到黑风洞巡视参观,并表明我国无需为穆斯林制定非伊教庆典的参与指南,这是内阁作出的最终决议。
可是,安华的说词与内阁的议决,似乎有一些出入,相关指南也没有被撤销。官字两把口,只怕内阁里外各有一套。
伊党挑起宗教化政策的角力赛,中央政府的执政党闻鸡起舞,逐步烧向非穆斯林的权益。
当河堤出现第一个蚁穴,政客与官僚有了第一次越界,各族和谐的共识出现第一道裂痕,缺口便会一直扩大,直至失守溃堤。当大水滔滔之时,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