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年,足够一个婴儿长大成青少年,足够让社会翻天覆地,足够让科技从黑白键盘手机进步到AI人工智能。但对赵明福的家人来说,这15年是场无止境的等待,等待一个不再被权力践踏的司法制度。如今,大马警方宣布重启对赵明福案的调查,是否意味他们心中的正义有机会降临?
2009年,智慧型手机尚未普及,监视器画质糟糕,数据分析能力有限,案件调查往往依赖有限的物证与人证。但今天,AI法证技术已能还原案发现场,分析当年被忽略的细节,甚至利用三维建模还原受害者坠楼时的动线,以确定赵明福是自愿坠楼或遭人推下。
根据警方资料,这次将利用三维立体扫描重建案发现场,并请身形类似的消防员模拟案情,就是一个技术进步带来的转机,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时间可以过去,但真相不该被遗忘。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不再只能接受“没有答案”的结局,而是能够更精确地拼凑出当年真相。





最重要是,过去15年政权更迭,是否代表司法能够自我修正?
大马在这几年经历两次政党轮替,从国阵换成希望联盟,再回到国盟,如今由团结政府执政。赵明福案发生时,掌权者是国阵,而根据2017年皇委会的调查结论是“被迫自杀”,但该判决并未令人信服。如今换了一个政府来调查这宗旧案,是否能更接近真相?
政治骚操作
政党轮替意味着曾被掩盖的案件,或许有机会重新获得公正处理。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政府换了,司法体系与执法内部的官僚文化不一定改变。这次重启调查,是司法正义的机会,也是对大马整个执法体系的一次考验——到底司法独立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只是一场政治骚操作?
事实上,赵明福案不只是个别冤案,更是大马司法与执法部门的污点。这起案件当年之所以震惊全国,是因为它揭露权力如何压迫个人,让公民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尤其警方三天后才进行调查,反贪会官员在压力下的审讯方式,导致受害者死亡却没有任何人受到惩处,这些事实都让人质疑,大马的司法体制究竟是为了人民,还是为当权者服务?
修补公信力
今天,大马社会的舆论环境已不同于15年前,资讯更加透明,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也更高。这次的重启调查,如果能够展现足够的透明度,让公众清楚调查进展,并承诺不论调查结果如何,都将依法律究责,才能真正修补司法的公信力,让悲剧不再重演。
赵明福案是个象征,象征着一个时代的不公,也象征着人民对正义的渴望。如果这次调查能够确保不受政治操弄,证明过去的判决有误,并让真正该负责的人受到惩处,这不只是对赵家人,更是对整个国家的交代。
至少,我们不能让另一个赵明福,成为下一个“无法伸冤”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