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独家报导)国际黄金一再创新高,投资黄金的门槛随之提高,现今年轻消费者不再一味追求“大而重”,而是更倾向于购买“小而美”的产品,从小金豆到黄金贴纸,都在海内外掀起一股热潮。不过,理财师和业者人士提醒,这类产品不适合当投资,实质黄金含量可能仅占10%,未来套现时或面临巨大手工费损失。
配合佳节,不少年轻人选择贴带有祝福语的黄金贴纸在手机背面,或者用于新年送礼。各大品牌顺势推出价位亲民的小金豆、黄金贴纸等,成功吸引年轻市场。
本地电商平台显示,宝光(POHKONG,5080,主要板消费)推出黄金贴纸、MJ珠宝(MJ Jewellery)推出小金豆,而多美(TOMEI,7230,主要板消费)也推出不同的纪念金币。
迈悦理财教育机构总导师兼执业财务规划师周志强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往年农历新年,本地黄金业者纷纷推出黄金币纪念品,相信黄金贴纸和小金豆属相同性质。





他认为,这类产品适合作为收藏品,具有一定的保值价值,但主要以个人收藏为主,并非累积财富或保值的理想方式,消费者应理性购买,认清自己的购买目的。
“从理财角度来看,我不建议购买小金豆和黄金贴纸作为投资,建议回归传统实物黄金,也就是实物金条和金币等。”
加工成本占比达90%
大马金钻珠宝商公会联合总会署理会长兼隆雪森彭金商公会会长彭岸圃也认为,小金豆和黄金贴纸更偏向装饰用途,而非投资保值,本质上属于工艺产品。

他举例,以每克黄金450令吉计算,如果黄金贴纸为0.01克,黄金价值仅4.50令吉,但消费者却花费了50令吉,意味着实际黄金价值仅占10%,其余90%是加工费用。
他说,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未来需要到金店套现,可能面临较高亏损,因为这类产品的加工费比例约占80%至90%。
选择信誉良好商家
彭岸圃说,对于投资者而言,若日后需要资金而到金店变现或更换金饰,由于金店通常不计算工费,因此不建议以小饰品作为投资选择。
从保值的角度来看,他一般会鼓励希望通过黄金进行保值或储蓄的投资者,收藏5克或10克的金片,因为以重量为基础的黄金更具投资价值。
他建议,避免购买1克以下的金片,因为金片越大,分摊的加工成本越低,只需价格上升5%至10%即可持平,未来价格进一步上升便能获利。
“比如说,购买一枚2克的金戒指,只需花费900令吉加上50令吉手工费,未来可根据当时的金价套现。”
他指出,市场上有不少商家推出1克金珠,但品质和成色难以辨别,因此建议消费者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并妥善保管收据,以免未来变现时产生争议。
“当然,也不能完全抹杀黄金饰品设计师的创造力,毕竟他们通过精美的设计,让黄金不再显得沉闷,吸引更多人关注。”
宜买实物或投资ETF
周志强指出,投资传统实物黄金的优点在于看得见、摸得着,但需支付手工费。从收藏与安全角度考虑,不妨在银行开设黄金投资户头。

他说,通过银行投资黄金户头相当方便,投资者可随时交易,无需存放实体黄金,安全性更高。另外,银行收取的手续费约为5%或以下,长期来看成本更低。
他指出,通常购买5克至10克黄金即可入场,若1克黄金价格为450令吉,总额约2000多令吉,适合作为长期持有的投资选项。
若从投资角度出发,他建议,投资者可考虑黄金指数股票型基金(ETF),但前提是需开设投资户头,或选择黄金信托基金作为另一种投资方式。
金价短期或破3000美元
国际黄金价格已处于2900美元(约1万2964令吉)关口,彭岸圃预测,金价短期内有望上探3000美元(约1万3411令吉)。
他指出,由于今年金价已大幅上涨,一旦触及2980美元(约1万3322令吉)水平可能面临阻力,出现投资者趁高套利的情况。
周志强指出,金价走势主要受到市场风险影响,近期金价上涨主要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引发市场不确定性,促使部分投资者增持黄金以避险。
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看,他认为,黄金是对冲风险的工具,如果有意投资,建议以长期持有为主。
不过,他提醒,目前金价已创历史新高,并非最佳进场时机。投资者可以开始布局,但无需过度投入,因为金价回调的可能性较高。
凭亲民价蹿红
在海外尤其中港地区,继迷你金元宝、小金豆等新品凭借亲民价蹿红后,迷你小巧、轻若蝉翼的黄金贴纸也以低价优势,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成功藉着各种新年彩头成功吸引新一波购买力。

这些尺寸大约两三公分的迷你金片款式五花八门,除了寓意吉祥的财神爷、招财猫,也有知名IP联名款,例如哆啦A梦、海贼王等;也有印着“公主请发财”、“泼天的富贵”、“搞钱要紧”等流行话语的黄金贴。
综合中国媒体报导,淘宝数据显示,黄金贴在淘宝商城已售出超过20万张,且主要消费群体为25岁至30岁的年轻女性。
不过,因为“黄金贴”的火爆,市场上也出现一些以印刷形式制作的仿制品。据报导,金片类制品多为油压工艺制作,而仿制品则是纸质印刷产品,虽有黄金的色泽但基本不含黄金,成本只有金片类产品的五分之一,因为图案相同,有不良商家会用来冒充黄片类产品。
当地相关从业人员提醒,正规商品在背面都有纯度及重量标识,建议消费者尽量在实体店验货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