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职教育是重视实践与技能教育体系,培养迎合市场所需技术人才。技术专才短缺是各国面对挑战之一,因此技职教育毕业生体现学以致用优势,不愁找不到就业机会,且企业也得以获得合适人才填补职缺。
受教育可以让人类获得更多知识与技能,成为有学问和道德的人,改善生活,造福社会。
现代教育体系繁多,除了传统学术性教育体系,讲求实际操作、专业技能的技职教育也为广大学生提供额外升学渠道,除了本地课程,学生还可出国进修,实现留学梦。

技职教育与学术教育差别在于学习方式,前者注重实践与理论,后者偏重学术和研究;就读技职课程,不代表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或就业前景堪忧,反而技职毕业生就业率更高。
副首相兼国家技职教育与培训理事会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近期透露,国内技职教育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4.5%,且多数学生在毕业前已获得工作机会。
拥有执业执照或专业认证技术专才,在就业市场具有优势,甚至供不应求,工资待遇可能比其他工作来得好。
梁同学(23岁)和黄同学去年报名森松—中侨国际班技术专才培训项目,在通过面试后获得奖助学金前往中国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简称中侨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深造,就读机电一体化文凭课程。
课程去年9月开学,他们是该大学第一批马来西亚留学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源压与气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以及工业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等。
该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技术管理技能的机电一体化领域技术人才。毕业生掌握精密加工机电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初步设计、运用、故障诊断和维护技能,以及能结合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面向现代制造业内所需,即包括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研发、数控加工机床加工操作、编程与调试维修等。
培训计划产学合作 填补技术专才缺口
为了解决马来西亚机械制造业技术专才缺口问题,中桥大学、森松集团、辅臣集团和马来西亚仁邦人力资讯公司四方联合推出技术专才培训项目。
该项目录取20位符合入学资格及通过面试学生,并提供有条件全额奖助学金,让学生到中国接受技职教育,毕业后将受聘于森松马来西亚(戴乐)工厂。
学生求学三年期间学费、住宿费、手续费、保险由森松集团有条件提供,并在第一和第二学年,每年提供7000元人民币(约4265令吉)奖学金给受惠者。
项目开放给18至25岁马来西亚公民,具有大马教育文凭(SPM)或同等学历,或以上毕业文凭生报名。未满18岁申请人,须父母委托在中国境内常住人士作为在校期间监护人,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由于课程以中文教学,申请人中文能力至少达到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水平。
森松集团培训中心主任郦锳说,该项目全程长达6年,在项目执行首三年内,学生在中国完成2年课业学习,接着到森松南通工场实习一年,实地接触企业运营管理,尤其生产管理需掌握的精益生产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企业各类特色课程如焊接、冷作、管道、电气等相关理论和实操,打造马来西亚工厂需要生产管理领袖。
她透露,实习期间,森松将提供免费住宿和工作餐,以及每月3000元人民币(约1840令吉)实习薪资。
她也说,该项目最后三年,即学生完成上述3年学习并拿到相关文凭后,将于森松集团柔佛生产基地工作至少三年。

“学生入职薪资待遇将参照当年马来西亚优秀应届大学生平均工资标准。”
她强调,该集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将其视为最重要发展理念,帮助员工实现个人成长,鼓励终生学习,欢迎马来西亚青年报名人才培训项目,与该集团长期发展,共同成长。
奖助学金助圆升学梦
升学是学生必经之路,需考虑事项不少,当中包括志向、就业前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学费、求学环境等。
来自马六甲的梁同学是理科生,中学毕业后原本打算攻读医科,并在本地报读大学预科班。他的父母建议他以半工读方式完成学业,但他认为这样难以专注学习,只好暂时搁置升学计划。
后来他的父母从朋友口中得知森松—中侨国际班技术专才培训项目资讯后,将消息转告他。经过考虑后,他决定报名,争取升学机会。
仁邦人力资讯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拿督符永辉说,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有助减轻学生去海外升学经济压力,还可促进中马文化交流。
他指出,这也是森松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之一,帮助属地化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发展共赢目标。
他说,此技术专才培训项目提供符合资格者优渥待遇,令人质疑项目有诈,为此他于2024年5月实地考察森松位于上海、常熟及南通三家制造工厂,以及中侨大学,深入了解学生衣食住行、校园环境和工作场所,证明项目真实性。


人才培训项目 待遇优渥遭质疑
郦锳也说,她和项目团队之前到校园宣讲人才培训项目,同样遭受许多质疑,很多人担心项目不实,以及担忧学生会遭剥削,但她相信人民眼睛雪亮,经查证后会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梁同学坦言,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出发往上海前有做查证工作,抵达中国后一直与父母保持联系。
“我来之前有在网上找资料,亲自踏进校门后,发现和想像中有很大差别。一些网友说,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但附近有超市,生活用品都能买到。
“学校环境美观、干净。欧洲建筑风格校园,还有小树林,和马来西亚校园完全不同。”
他说,他和黄同学一起住在学校安排的智能宿舍,且校园和宿舍设备先进又齐全,让他惊讶。
安全求学环境 让父母放心
到中国求学至今近4个月,梁同学认为,通晓中文让他不会面对语言障碍,很快就适应当地生活。
“来到中国,饮食方面都适应,如果说气候冷,待在室内就没问题。
“我这里一切挺好,学校附近交通方便,可以打车或坐公交,也没有遭遇不愉快事件。”


网络便利,他会定期与父母联系,分享生活近况,而安全生活和求学环境,让他的父母放心。
另外,课程以中文教学,专有名词会否难以适应?梁同学说,适应速度取决于个人能力,相信如果学生中文基础好,很快就能适应,不必担忧。
他分享,学校有些讲师非常尽责,关注学生学习进度,他很感恩。
“有些老师特别关心外国同学是否听明白。我们平时仍要靠自己努力,课后自主温习,可以上网或图书馆找资料,遇到不明白的东西也可以问同学。”
主动学习 收获好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积极态度,带来好结果。郦锳指出,从梁同学和黄同学学习进展报告可见,两人学业成绩标青,在信息技术、高等数学,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工程力学科目成绩优秀,获老师表扬为同学榜样,证明技职学生未必是一般刻板印象中,是所谓学习表现差的一群人。
她希望梁同学和黄同学能继续努力,保持出色表现,成为社会栋梁,也鼓励马来西亚有志青年,若符合条件,不妨申请森松—中侨国际班技术专才培训项目。
任何询问,详情可联系:[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王老师),或浏览面子书专页“中侨森松马来西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