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电费要起价,本来是个简单不过的是与否问题,但不知为何却被当朝政府搞得犹如扑朔迷离的罗生门一般,不止连最基本的起价的缘由、涉及的范畴都完全讲不清楚,甚至就连起不起价这一个宣布,都连续几次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说辞,呈现出了政府撒谎欺骗的境况。
首先,明明国能(TNB)在去年12月26日就已经向证交所发出正式公文报备,将会在2025年7月1日,将基本电价从现今的每千瓦时39.95仙,提升调整至每千瓦时45.62仙,整整调高了14.2%,且在该报备公文中清楚阐明此调整已获得了政府的同意,即刻就引起了舆论各界的哗然和震惊。





该调整引起各界反弹及争议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根据国能所公布的财报,明明在去年的净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仅仅在去年第二季度就取得了14.4亿令吉,相比2023年同期的3亿2790亿,大幅度增长了超过11亿令吉,在如此巨大的赚幅下根本就没有起价的理由,更别提邻国如新加坡及印尼才刚刚公布了电费减价或折扣,对比明显极为讽刺。
面对公众的质疑,政府的回应是什么?首相安华在该正式报备公文曝光的同日,眼见人民义愤填膺的挞伐及抨击,马上就出来平息怒火,声称上述调整就只是建议,尚未获得政府的同意,更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会让人民增加电费负担。
此话说得冠冕堂皇且好听,但若首相说的是事实,那就意味着国能向证交所撒谎,这可是严重的刑事罪,怎么却不见有人受到对付?
政府缺乏规划
更可笑的是,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即农历新年期间,首相却又突然高调声称在来临的7月电费调涨势在必行,但范围仅只于工业电费及富裕家庭的电费。此番宣布明显打了此前的自己一个大耳光,难不成富裕人民并非是首相口中的人民?而这一宣布也明显证明了国能并未撒谎,在此前信口雌黄的实是以首相为代表的政府。
除此之外,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首相虽然大剌剌地宣布只有富裕群体的电费将会受到影响,可政府到今天时至今日都说不出到底要如何界定富裕的定义,这一弊病在去年宣布汽油津贴的调整只影响“富人”后至今都尚未解决始终悬而未决,如今又再提出这一套说辞作为开脱,不是可笑至于极点的事情吗?
也正是建基于此种完全纯属空中楼阁的空话,导致人民完全无所适从,就连将会受到影响的范畴及人群都语焉不详说不出个所以然,人民又怎么能够做好准备?而此种情况也凸显了政府的见步行步、缺乏规划,所以后来才会出现又一个大笑话。
可笑吗?就是那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