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总得要放炮吧?这是从年兽故事流传开始,欢庆春节的人就觉得它就是一个配套,从史书历史记载农历新年是庆祝五谷丰收、年兽其实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可能会糟蹋庄稼谷物的“猛兽”,也就是可能是山里头的动物,理智去分析就是驱赶那些可能会破坏农作物的方法。
那我们现在还需要吗?
来到吉隆坡生活,好像是今年街头摆档卖炮变得越来越多,我看着每一个档口就只是有帐篷着头,每一次我都会有一些电影《死神来了》的剧情,感觉如果一不小心点燃了,那是不是会连环爆?
这些摊位比邻排列,我看不到消防配备,过去一些新闻提到爆竹厂无辜起火引起爆破,我不经在想“若爆竹厂都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的话,那这些靠近商业和住宅区的爆竹摊,不是更危险吗?”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到甲洞孟加拉惹镇的爆竹摊位看;老板问“你要找什么?”我说“来这里除了爆竹难道还有其他”,老板笑言,“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你要过气氛的还是要跟邻居比赛的?”
我问“什么意思?”他说,“过年不就是这样的啦!你放,然后对面家不爽又放更大声的,然后隔壁街又放个大声的,新年都是这样的啦!”
“新年都是这样的啦!”——我想华社口中的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原来农历新年除了红包多大封、年夜饭多丰富、新年衣服多昂贵,连放炮也是一种比赛。
我问“那我应该买什么?”,他指着那个犹如日本动漫,还是手游角色包装的盒子说,“现在市场上最红的是这个,因为很大声而且一爆,附近邻居的确会感觉到震动!”——咦,政府批准贩卖的爆竹烟花,有这一种吗?
我心想“我们的新年放爆竹,辞旧迎新就是为了让社区知道我有钱买一个很厉害的爆竹?”
的确,那一天回到家乡,我知道我家肯定会入手所谓传统的红炮,我以为爆竹还很昂贵的时候,爸爸跟我说“这串才十块钱”,我心想“爆竹市场从政府允许燃放的那一刻开始,合法产品已经内卷了”。
房里水壶摇晃
年三十晚我完成了佛教会的叩钟祈福仪式后,附近开始燃放起烟花爆竹,一声比一声更响,一炮比另一炮气味更重,回到家中要休息的时候,忽然来一声超级大声的,真的不夸张,房里的水壶中的水都有在摇晃。
年初一晚上,我家也放炮了,在那个本来宁静的住宅街道上,你会发现到大家放的炮是越来越大声,往往前面开始燃放的几家就不会继续了,因为输了。
我不大赞同放炮,因为比起以前讲求气氛的炮竹,现在的炮竹不是在追求气氛,出产商已经为了追求大声而不惜的生产出可能不符合规格的爆竹,这个是人身安全、环境保护和健康的顾及。
有些人会强调“我们放炮是赶走年兽”,那我想问,以前的年兽是驱赶农作物,现在的年兽呢?如果爆竹是驱邪的话,那现在是驱赶什么样的邪?本来一个有传统文化的节庆习俗,但是在实行(燃放)的时候,实行者带着“我不要输”、“我要比他们更大声”、“我的炮很贵”,难道这些不是亵物?
你有放炮的自由,我有拒绝放炮的权利,其实就和你有拒绝香烟的权利,我也有抽烟的自由,大家寻找一个你明我懂、你理我解的平衡点;放炮来迎合农历新年的气氛不是不行,而是你要顾及你的邻居家中或许有个襁褓中的婴孩、你的社区里头有个心脏不好的老伯、你的家中可能有人对于化学物而敏感,最后如果你放炮放得特别过分的时候,你也要知道你可能会有承担法律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