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火锅、咸汤圆,还是简单清炒,都能展现茼蒿独特的香气与风味。然而,茼蒿的清洗与保存往往让人困扰,此外,如何料理才能发挥其最佳营养价值呢?

茼蒿属于菊科植物,叶片呈现锯齿状或羽毛状,带有独特芳香。在闽南语中,它有个有趣的别名--“打某菜”。这个称呼源于茼蒿在烹煮后水分流失,体积大幅缩小的特性。相传,有位丈夫准备宴请友人,却发现上桌的茼蒿分量比预期少了许多,误以为妻子偷吃,因而发怒,甚至动手,于是这道菜便有了这样的名称。
茼蒿适合生长在17~26℃之间,主要产期为10月中旬至翌年4月初,裂叶茼蒿则约在11月初至4月底。从播种到收成约需35天,属于短收期蔬菜,生长迅速。适宜的气候条件能确保茼蒿的品质与风味,使其成为冬春季常见的时令蔬菜。
茼蒿又称“皇帝菜”,相传是古代进贡给皇帝的佳肴,英文名为Crown Daisy(皇帝雏菊)。依叶片形状可分为两种:
大叶茼蒿(圆叶种):叶片圆润厚实,纤维较少,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合烫煮或火锅。

山茼蒿(裂叶种):叶片细长呈锯齿状,香气浓郁、纤维较多,适合凉拌或炒食。

茼蒿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维他命K、β-胡萝卜素,并富含钾、钙、铁、叶酸等矿物质。β-胡萝卜素为脂溶性,建议配搭油脂或肉类烹调,以提升吸收率。
4方法挑选茼蒿
挑选茼蒿时,可以从颜色、茎部、腐败情况和气味4个方面判断,以确保选到新鲜茼蒿。
首先,观察茼蒿的颜色。优质的茼蒿应当水嫩、深绿色,避免选择叶子发黄、叶尖枯萎或有黑斑的茼蒿。如果茎部或切口变褐色,通常表示茼蒿已经存放过久。
其次,挑选茼蒿时应看茎部。理想的茼蒿茎短且粗细适中。短茎茼蒿通常较为鲜嫩,而粗且中空的茼蒿则可能生长过度,叶片较硬、厚实。
再者,检查茼蒿的腐败情况。长时间存放的茼蒿可能会出现腐烂,表面可能有烂叶或黄叶。若发现这些现象,最好避免购买。
最后,闻一闻茼蒿的气味。新鲜茼蒿散发着特有香气,而不新鲜的茼蒿则可能带有腐败的异味。
茼蒿清洗有技巧
茼蒿属于短收期蔬菜,生长时间仅需十几天,通常不需施用特殊农药。此外,茼蒿本身带有特殊气味,较不易遭受害虫侵扰,因此,农药残留风险较低。
茼蒿的叶片细密,容易夹带泥沙与杂质,清洗时需要特别注意,建议整株从正面冲洗,包含叶片、茎部与根部。由于农药多残留在叶面,水流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叶片。冲洗后,可将茼蒿浸泡于流动的水中约10分钟,以确保清洁。根部带有泥土,在烹调前可先切除约1公分,而叶片则可在烹调时逐片剥开,确保食用时的卫生与口感。
2法延长保鲜期
茼蒿水分含量高,不易久放,购买后应尽快食用。保存时可使用以下方法延长保鲜期:
冷藏保存:用白报纸包裹,再套上保鲜袋,置于冰箱冷藏,建议在2~3天内食用完毕。
避免水分过多:如果茼蒿过于潮湿,容易腐烂,可在保鲜袋内放入纸巾吸湿。
最佳料理方式
茼蒿的料理方式多样:
清炒:配搭蒜头、虾米等爆香,以适量油脂快炒,可最大程度保留β-胡萝卜素。
烫煮凉拌:烫熟后加上酱油、蒜泥、芝麻油拌匀,口感清爽。
火锅、咸汤圆:最后加入火锅或咸汤圆汤内,稍微烫熟即可,能够保留更多维他命C。
蘑菇蛋炒茼蒿

材料:
鸡3个,茼蒿200克,蘑菇100克,蒜末20克,盐1茶匙,食用油适量
做法:
1)茼蒿洗净沥干,鸡蛋打散备用。蘑菇切片,蒜头剁成末。
2)热锅加少许油,倒入蛋液炒散,炒至微凝固后取出备用。
3)利用原锅,加入蒜末炒香,接着放入蘑菇拌炒至微软。
4)加入茼蒿快速翻炒,炒至稍微变软后,撒上盐调味。
5)最后倒回炒好的蛋,拌炒均匀,即可上桌享用!
豆干沫子拌茼蒿

材料:
豆干4块,茼蒿1把,白泡椒适量,剁椒2勺,蒜适量,子姜适量,酱油适量,食用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
1)将酱油、剁椒、蒜末混合,静置备用。
2)茼蒿洗净,摘成手指长的段,沥干水分。
3)豆干切小丁,白泡椒切末。
4)热锅加油,放入姜蒜爆香,依序加入白泡椒与豆干沫,翻炒至豆干熟透,取出备用。
5)煮一锅水,水开后加入少许盐,放入茼蒿烫熟后捞出沥干。
6)将茼蒿与豆干沫拌匀,装盘。食用时可根据口味,分次淋上酱料,拌匀享用。
鲜虾茼蒿

材料:
茼蒿400克,虾仁30克,姜末5克,冬菜10克
调味料:
高汤100毫升,盐半匙,细砂糖少许,太白粉水1汤匙,香油1茶匙
做法:
1)虾仁去肠泥洗净,茼蒿洗净沥干,冬菜稍微冲洗备用。
2)热锅加少许油,小火炒香姜末,再加入冬菜与虾仁拌炒。
3)放入茼蒿,倒入高汤、盐与细砂糖调味,以中火炖煮约2分钟。
4)倒入太白粉水拌匀,使汤汁稍微浓稠,最后淋上香油增添风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