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媒体一直塑造乌克兰“节节胜利”、俄罗斯“节节败退”的叙事。
然而,近期社交媒体流传大量俄军无人机战果视频,显示乌军坦克被摧毁、战壕遭炸毁,士兵死伤惨重。这与西方媒体的报导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怀疑,乌克兰究竟是在赢,还是在输?
战争不仅是军事较量,更是一场信息战。西方支持乌克兰,因此倾向报导乌军胜利,强化国际对乌克兰的支持。而俄罗斯则通过社交媒体宣传乌军损失,以打击乌克兰士气,削弱西方援助。信息战的目的是影响舆论,而非完全反映战场现实。





俄乌战争也是西方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博弈,双方都试图塑造对自己有利的形象。因此,任何一方的宣传,都需谨慎分析,不能轻易相信单一叙述。
俄军无人机震慑
进入2024年,俄军大规模使用无人机、巡飞弹和滑翔炸弹,如“见证者-136”(Shahed-136)、Lancet无人机,以及FAB-500炸弹,精准摧毁乌军大量军事目标。这些视频多为无人机实时拍摄,真实性极高,展示出乌军的严峻处境。
在这些战果的对比下,西方媒体此前报导的“乌克兰占上风”显得不够客观。俄军无人机战术的成功,表明乌军正面临巨大压力,战场主动权逐步向俄方倾斜。
尽管乌军仍在抵抗,但其最大问题在于兵力与军援短缺。许多前线士兵已作战两年,身心俱疲,补充兵源困难。美国因党争迟迟未能通过新一轮对乌军援,进一步削弱乌军战斗力。如果乌克兰无法获得持续援助,其战局将更加不利。
西方媒体在战争初期夸大乌军战果,报导乌军胜利的同时,较少提及乌军损失。例如2022年基辅战役、哈尔科夫反攻等战果被广泛报导,而乌军在东部战线的失败却鲜有提及。如今,随着乌军战况恶化,部分西方媒体如《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已开始承认乌克兰的困境。
西方媒体是否误导?
西方媒体并非完全造假,而是倾向报导对乌克兰有利的信息,以维持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但如今战局逆转,这种叙事逐渐难以维持。
目前战局尚未尘埃落定。俄军无人机战术确实使乌军陷入困境,但如果西方恢复军援,乌军仍可能有反击机会。然而,在这场战争中,真正的赢家或许不是俄罗斯或乌克兰,而是那些掌控信息战的人。面对战争报导,我们需保持理性,从不同角度分析,才能更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