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光,给人力量和希望。要抓住这束光、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是想像,第二步是规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跨出步伐行动!来看看追梦人如何在生活中,怀揣梦想,笃定前行,一路奔跑和跨过障碍,努力使梦想成真。
凌宣恩:逐步实现从一而终
什么是梦想?对于24岁的社会新鲜人凌宣恩来说,梦想是从念头萌生一开始,就不会停止追逐、觉得一定要做的事。
“自小到大我的梦想没变过,那就是成为能够影响、帮助人的艺术家。我从小就觉得艺术很重要,这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都是辅导师,从小看到他们帮助人,我也想要和他们一样,而我最擅长画画,所以想用这个最大的武器去影响和帮助人。”

凌宣恩从来没有上过绘画课、补习班,直到进入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就读纯美术之前,她都是自学绘画,不懂就看书、思考。虽然小学和中学皆念华校,但是自小习惯阅读英文书籍,很快就适应英语环境的大学生活。





当别的同学还在梦想和谋生之间摇摆不定,她早已攀登梦想,毕业一年多已是一间画廊的主人。这份光鲜,并非一步登天,而是聚沙成塔。“我把梦想规画成行动策略,设定时间点和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进。比如,五年内要做什么、举办什么展览、要存多少钱、要认识哪些人脉资源……
尽可能把目标细分成每天可以完成的事情,这是父亲教我的,就像建一间房子,要用到几块砖、怎样的砖,先‘找到’方法,才能‘做到’。”

另外,她习惯把想法写出来,将梦想变得更具体,厘清自己的想法,进而调整行动。
“我把计划写在日记、手机记事本、电脑PowerPoint。书写其实是一种思考和记录,通常我会在每年的十二月写下‘年记’,写下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未来的期望,然后回看去年、前年写的‘年记’,看到自己在不同阶段的想法、成长。”
凌宣恩发现,当把想法写在纸上,以文字呈现的话,可以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评估和斟酌。“比起在脑海中思考,写出来感觉更真实,看到自己写下的文字并想象画面时,更容易烙印在潜意识中。这也是一种意象训练,让脑洞打开,挖掘潜意识无限力量。”

精神力量
她爱和别人分享梦想,遇到知音,会互相鼓励和帮助,遇到批判者,亦会解释,不会为了别人而质疑自己。
“我知道搞艺术赚钱很难,但是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会做什么、要做什么,也理解这条路会辛苦,所以即使现实艰难,我会对自己精神喊话‘会有办法的’。”
“我是基督教徒,信仰也给了我力量,遇到挫折时跟自己说,都已经走到这么远了,一定有方法继续走下去,比如为了省钱,我可能一天只吃一餐。每一个困难,都是在训练我成为更韧性、更弹性、更坚强的人。”

人生是场单程旅行
人生是单程旅程,是要从一而终的追求一个梦想,还是要完成尽可能多的梦想,凌宣恩认为两者没有对错,纯属个人的选择。
“除了绘画和开画廊,我也想写书、开花店、遇见爱的人……每个梦想都能带来快乐和幸福感,虽然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选一两个梦想去实现,但是达成之后,再追求其它的梦想,看着梦想一个个完成,有前进的激励感,这也很好。”
要如何善用只活一次的人生,第一步就是找出自己的梦想,并开始向前迈进。

“有些人打工就觉得快乐、满足,这也是很好的梦想。但是,如果不知道要做什么,可以尝试问自己:如果生命到尽头,我会做什么?我的遗憾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认真思考,或许就能找到你真正的梦想。”
坚持实践,梦想就可能成真,反之,就是“梦”境“想”象。两者之所以不同,凌宣恩认为,这往往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关。


“父母自小就给我很大的信任,也很支持我做的每一件事。我觉得,认为自己‘不可能’的人,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告诉他们‘你不能做这个’‘你不可以这样做’,就因为孩子相信了父母的话,所以相信自己不能、不可以。”
“其实小孩适应力强,很多时候,只要踏出一步就可以了,很多人在学生时期都试过考试不及格,但最终不也都毕业、都找到工作?重点是要有行动,并且找出动力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