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尾上映的韩剧《照明商店》,看似支离破碎的剧情,以最魔幻的方式,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死的意义。
“快,没时间了…”。
肇祸的司机每次出现都浑身湿透,他因公交车坠桥意外而自责,就算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还是抓紧最后三天时间,四处寻找灵魂仍在阴阳边界徘徊,生命其实还一息尚存的乘客,他要亲口向他们道歉,并且拼尽全力,就算把走不动的他们背在身上,也要将他们带去照明商店——一家开在巷子尽头,神秘地连接阴间和阳世的灯具店,让他们赶紧在店里找到象征他们阳寿的灯泡,以便将肉身还昏迷在重症监护室的他们,送回人世。






而“没时间了”,拆开背后的因由,原来是那些还滞留在阴阳交接处的鬼魂,都必须争取时间,设法在三天里面,完成他们要为最心爱的人完成的事。
清明节将至,大家对祭拜先人,虽各怀不同习俗,却都一样秉持恭敬之心,互相尊重,以求各自心安——依照韩国习俗,葬礼奉行的是“三日葬”,所以死者至少要等三日之后,才可以正式下葬,这是文化,也是仪式,更是对死者的敬重,因为韩国人相信,“除了生人要向逝者告别,逝者也要用三日时间,办妥还没完成的事,然后好好告别人世。”
这一点竟和香港去年上映,票房破亿的电影《破地狱》,起了一定的呼应——《破地狱》虽以香港殡葬业为题材,但说的也是生与死,也是离不开一个“情”字,甚至反覆探讨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理解,以及放不下的情感牵挂。并且《破地狱》一直在强调,“不止死人要超度,生人也需要破地狱,生人也有好多地狱。”

一部是年度最卖座港产片,一部是年压轴迪斯尼制作韩剧,探讨的都是生死——到底人死了之后,是不是真如佛教所说的,万缘放下,离苦得乐?放下了,就可以心无挂碍地离去?还是看破生死,放下执念,是现在最流行的修行?
爱与执念难以割舍
正如剧里满头白发的入殓师锡熙,他体质敏感,可以通灵,因此在为死者打理妆容准备入殓的时候,听得到死者对他申诉他们的哀怨和不甘,于是平和地安抚死去的故人说,“放下执念,好好离去。”是不是只有放下,才可以到更好的地方去?但那更好的地方,到底是在哪里?其实谁也说不上来。
韩国没有国教。但根据统计,有大约29%的韩国人会说,他们信的是基督教,明显比22%回答信奉佛教的,略微高出一些。

佛教相信心无挂碍,只要心无挂碍,才可以远离颠倒梦想,才可以对下一站要去的世界无有恐怖——但《照明商店》里,听到男朋友坠桥去世立刻决定随他而去,然后选择悬梁自尽的聋哑白衣女鬼李至永,最放不下的,始终是男朋友金玄民在另外一个世界见到了她,却竟然完全不记得她,而她多么希望可以听见男朋友再叫一次她的名字。
最讽刺的是,她次次出现都拖着大旅行箱,里头装着针线剪刀,急急替性命垂危的男朋友缝补出事时被截断的腰部,并且千方百计,把男朋友带到照明商店门口,交代男朋友要如何凭意志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灯泡,那么就可以回到人世间——可当男朋友从昏迷中醒过来,却完全记不起和她之间的恋情,甚至还把记录他们生前最后互通信息的手机抛进海里,打算重新开始全新生活。
在记忆与遗忘之间 我们寻找着爱
人世晃荡,无常太平常。离开不难。离开而不怀牵挂,才真正的难。死生契阔的爱情,是不是真的存在?发现自己没有被深爱过的人怀念,有时候,比死更让死去的人难过。而人是不是一定要彻底忘记过去、推翻过去、让过去不复记忆,才能够继续活下去?这一些,都是导演留给观众们,比生死还要迷离的悬念。

永远在室内戴着墨镜管理照明商店的郑远永,常常告诉上门来寻找灯泡的“顾客”说,“不论是哪里,不都是“人”生活的地方吗?”但这个“哪里”到底是哪里?而且他所谓的“人”,太隐晦也太模棱两可,是不是包括了生人和死去的人?如果可以,谁不想和心爱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只有看得见心爱的人的地方,才是最值得生活下去的地方。
剧里另外一对,和比她年长许多的同性伴侣相爱的编剧善海,因为决定留在那个有爱她的惠媛姐姐的地方,就算在照明商店找到属于她的灯泡,灯泡也如期亮了起来,她其实已经可以恢复意识,在人世间醒转过来,但她还是决定松开手,将属于她的灯泡摔落在地上,任它粉碎,因为她说——不管是在哪里,她还是比较喜欢留在两个人一起生活的世界里,所以决定放弃可以恢复意识醒过来的机会。
最后三天 你想对谁说再见?
生与死,也许没有得选择,但爱情可以,留下和离开,记得和忘记,其实都可以选择。
2024年底,《照明商店》轰地一声,打破一般戏剧模式,在看似穿插杂乱的剧情,炸裂一盆又一盆的烈火,有生死的拷问、有爱情的质疑,也有亲情的挂碍难舍难离,无非就是想提醒观众——无常太过平常,而意外,更是在意料之外还要之外又之外。因此我们谁都难免有进入家属止步的重症监护室的一天,也谁都难免有只剩下可以在人世间逗留的最后三天。

当你只剩下那最后三天,你最想再见一次面的是谁?你最想完成的是哪一件事情?你最想留下和交代的,又会是什么?
同样的,高中生朱贤珠,硬是不肯接过妈妈郑惟熙塞给她那盏从照明商店带回来的灯泡,不断哭叫着、嘶嚎着、对抗着、推拒着——因为接过灯泡,就意味着分离,她将离开妈妈独自一人回到人世,但她不要,她要留在妈妈身边,不要离开妈妈,就算可以醒过来也不想要——甚至后来,她终于从昏迷中醒来,也暗中决定,不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她的谵妄症,因为她不想治好了谵妄症之后就完全洗掉对妈妈最后的记忆,也连带的,失去最后和妈妈一起生活。母亲瘸着腿到学校接她放学,而她撒着娇,怎么都不肯打开妈妈给她带的雨伞,硬是要和妈妈挤在一起共撑一把雨伞走回家的记忆。
穿越生死之光 与生命深情告别
至于《照明商店》和《破地狱》,即便呈现手动各异,《破地狱》平稳写实,《照明商店》结合惊悚、悬疑、魔幻、温情,呈现出一种反类型电视剧的质感,不过是告诉我们,善用最后那三天,好好告别,那是对生命,也是对生人和先人的敬重。
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处理,导演姜草替我们打开一闪阴暗但又明亮的窗,在运用悬念和制造惊悚,布下惊心动魄的线索,也给我们留下温暖的心思,让我们找到让情感可以透一口气呼吸,生死课题可以重新被思考的空隙,但两部片的核心主题,无非是带出社会人伦,让我们看见亚洲人对先人的离世,除了悲伤和不舍,更多的是心怀敬意。

佛教徒更是会在逝者耳边叮嘱,要他们一路跟着光,朝有光的地方前进——《照明商店》不也一样?徘徊在阳间和阴间边缘,面临生死交接,因为放不下而执迷不去的,滞留在重症监护室——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昏迷及弥留的人,必须凭着自己的意志,在暗巷的尽头看见唯一透着光的照明商店,找到属于自己、象征阳寿、凭意志一靠近就发亮的灯泡,那么才可以藉着那返照的回光,重新回返人世间,因为光,是一切新生的所在。 并且印证了我们常说的,人死如灯灭,灯泡在剧里像征的,正是游走在生死交界的人,心里和脑子里的生存意志。
多数有过濒死经历的人,事后回忆,都会恍恍惚惚地说,看到幽暗的隧道,看到明亮的光,看到思念的离开了的人——所以那留给死者的三天,就是让他们好好与世界道别,也让他们慢慢接受,自己已经死亡这一个事实。

神秘照明商店 藏着生死轮回秘密
正如佛教相信“中阴身”,那是人断了气之后,却未等到下一轮转世投胎,也就是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身”的一段历程,而中阴身只是一个过度,它可以是四十九天,可以是三天,也可以是短暂的几秒钟或几分钟,那也是灵魂和人世还有最后牵绊的阶段。
除了物质的断与舍,除了内在的静定与禅修,《照明商店》导演不过是想藉一个耸动的说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件没有办法躲避的事实,我们都要在拥抱的时候,预先准备如何离别,我们也要在总以为来日方长的时候,想一想,如果只有最后三天,你要怎么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