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看一周前中国籍夫妇在飞机上闹事风波,尽管两人自称是受到催眠类心理游戏影响,但终究不能成了为大众带来各种不良影响,甚至是犯罪的理由,而两人最终要在大马法庭上接受审判,为失控行为负责。
那“催眠类心理游戏”到底是什么?
催眠类心理游戏是通过潜意识暗示、心理暗示或催眠技巧,来影响玩家的思维、情绪和行为。
进入“恍惚”状态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
游戏使用单调或循环的背景音乐、白噪音,甚至低频声波,让玩家放松,并进入“恍惚”状态;以及不断重复的游戏场景或特定的视觉符号,比如旋转图案或闪烁灯光,模仿“钟摆”效应。
接着,游戏会引导玩家扮演特定角色,通过对话选项、剧情发展不断强化玩家的“身分认同”,使玩家的潜意识逐渐“沉浸”到角色中。同时,游戏利用潜意识暗示,如“你感到越来越放松”、“跟随我的指引”、“你现在是另一个人”等话语,持续给予玩家指令或心理引导,让玩家逐渐失去自我意识,服从游戏设定。
此外,游戏中的非线性时间与空间,即扭曲的空间、循环时间,让玩家难以区分现实与虚拟,心理防线逐步被削弱,从而更容易接受游戏中的暗示。
再来,游戏的奖罚机制会通过“正反馈”,比如解锁新剧情或获得奖励,来鼓励玩家遵从游戏的“心理引导”,又或通过“负反馈”,如角色死亡、剧情倒退,来“惩罚”未按游戏“指示”行事的玩家,从而强化心理控制。
这游戏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娱乐,但一旦缺乏自控力或过度沉迷,想必大家都知道后果了,玩家将出现认知混乱、陷入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最后导致行为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