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18日讯)渔业局呼吁民众通过守法、减少塑胶污染、支持政府、非政府组织、大学及当地社区主导保育举措,以便在保护鲸鱼和海洋哺乳动物方面扮积极角色。
该局配合世界鲸鱼日发文告指出,马来西亚海域已有布氏鲸、座头鲸和塞鲸等数种鲸鱼的踪迹。
布氏鲸经常在巴雅岛、浮罗交怡附近觅食,尤其是在凤尾鱼季节;在登嘉楼的热浪岛、霹雳的邦咯岛和砂拉越的美里附近曾发现过座头鲸,而在雪兰莪的凯莉岛则发现了一条搁浅的塞鲸。
“虽然大马海域不是鲸鱼主要栖息地,但它们出现,可归因于迁徙路线、繁殖等因素。”
文告说,马来西亚海域出现鲸鱼并不罕见,这些哺乳动物在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海洋生态健康的指标。
文告强调,虽然鲸鱼的出现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但浅水中的诱捕和人类干扰如船只移动与噪音污染等威胁,可能会破坏该物种的自然行为。
“就人类的安全而言,鲸鱼体型庞大,如果靠得太近会带来危险。它们的防御反应也可能损坏船艇。”
渔业局指出,在我国,鲸鱼保护受1985年渔业法第27条文的约束,未经渔业局总监书面同意下进行的任何干扰、捕获、拥有或出售鲸鱼的行为是被禁止的。
该局建议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保持至少100公尺的安全距离、不要接近、触摸或喂食鲸鱼、在距离鲸鱼800公尺以内时降低船只速度,以及若发现鲸鱼踪迹,可以透过Fishcom的24小时热线03-88885019,向渔业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