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赵宇川】
花朝春至,百花绽放,汉服霓裳映照古今。衣袂飘逸,簪花为冠,步步生辉,在花神庙前祈福,在春风中共赏芳华。


新年后迎来花朝节,人们穿上以汉服为主的服装,配搭现在流行的发簪花,化为花仙子、花神,参与各项花朝节活动,例如花神庙会、祭花神、游春扑蝶、制作花糕等。
阴历二月十二日(今年3月11日)的花朝节亦称花神节,是中国百花的生日,为汉族传统节日,在中国华北、华东、东北、中南等地区盛行。





由于中国南、北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南方地区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北方地区则为二月十五,初春南方先暖和,百花开花日因此有别。此外,中国西南方的民族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各地花朝节风俗与庆祝方式亦各不相同。
日本的女儿节最广为人知,其实花朝节也被称作女儿节,当日女孩相聚一起游园、赏花、吃花糕、种花、拜花神祈福,希望自己像百花般美丽、如春季百花朝气蓬勃。


梦回古朝
花朝节原是渐被遗忘的节日,但近几年疫情复苏,汉服流行,因此在这日,越来越多女孩与成熟女性化身仙女、花神出现,一些男生则变为古时的护花使者,场面像是穿越至古代,尤其当一众“皇后、贵妃、名门仕女”列队出现时,不禁令人怀疑是在拍摄电影、电视剧。
长江三角洲一带有多间花神庙,每月都有不同的代表花卉,相应也有不同的花神,例如正月花神是柳梦梅、二月是杨贵妃等。花朝节这天除了到花神庙烧香祈福之外,女孩还会去赏红,她们将剪下的五色彩纸黏在树上,城中妇女将彩色的纸剪为花朵,插于鬓髻,为节日增添更浓郁的欢愉喜气。


古风新韵簪花共赏
除了簪花外,现在有越来越多设计师推出各类与汉服相配搭的彩纸花发饰。这些发饰的材质不一定是纸,也包括丝、聚酯等,质感丰富,甚至有些运用了3D打印技术。
一些设计师以不同月份的花神或代表花卉为主题,设计独具特色的发饰。他们根据花形、花色及花的特征,为整体发饰注入新的元素,带来别具一格的变化。


目前,簪花作为重要的发饰之一,深受欢迎,象征喜庆与荣耀。花朝节期间,时令鲜花的选择丰富。在宋代,不止女性可佩戴簪花,男性亦可,尤其是在三月花朝节,这一天恰逢白色情人节,情侣们可双双佩戴簪花,男生化身为头戴簪花的古代侠士,变身为护花使者,齐齐拜花神、祈福、赏花。
在这个充满欢乐气氛的日子中,身着汉服的人不少,一些情侣甚至选在这日变身为古代的王子、公主或皇帝、皇后,在各景点拍摄婚纱照,画面别致,氛围感十足。


从早期的粗糙设计到如今的精致讲究,加上多位名设计的助力,汉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除了到庙里烧香祈福、在花树下祭拜等传统活动之外,为吸引更多人前来,除了花神庙,许多地方也开始举办花神节,尽管整体氛围不及花神庙。


在各类花神节或仙诞庆典中,不仅女性,人们都会穿上隆重的汉服礼服参加活动。在这一日,花神庙周边的居民将五彩纸或丝质布料系于花枝上,在既定时间穿上汉服参予花神神游,为百花祝寿,到了晚上,庆祝活动依旧继续,重头戏是放花神灯。


花神不止掌管百花,更掌管一切植物,所以农夫、农业从业者在这一天也会到花神庙参拜。趁着春季的到来,人们在这一日栽花种树,在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的今日,一些人大力推广绿化活动,在节日前夕收集百种种子,祈愿丰收。在如今网购便利的时代,收集这些种子已不再是难事。
在花神庙祈福时,亲友之间常以彩纸花或鲜花相赠,寓意心如植物般朴实,人如花般清雅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