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会员专区

众声

分割线

叶添鸿

文 文 文

会员文|叶添鸿:教育展“奇葩”问题:现实与迷思

每一次站在教育展的展位前,总能听到许多家长和学生抛来的各种问题。有些是出于关心,有些则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更有些则反映了社会对大学教育的片面认知。

 面对这些问题,我常常需要反覆解释,但有时也不禁在心里感叹:教育的难度,或许不在课程,而在于观念的改变。

实践vs理论:大学不是培训班

 “这个科系有没有theory 的?我只要 practical。”


 这类问题经常出现,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快速学以致用的学生或家长而言,他们似乎认为大学课程应该完全以实践为主。但现实是——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培养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方。

 理论和实践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理论支撑,实践不过是低层次的重复;如果没有实践验证,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学习不是填鸭式的输入,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和创新。
“出路”不是由科系,而是由人决定

 “这个科系未来会有出路吗?”

 这类问题其实最难回答,因为答案既简单又复杂——任何科系都有出路,但前提是,你愿意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吗?

 世界上没有“躺赢”的职业,也没有“稳赚不赔”的学科。如果学生本身没有主观能动性,无论什么专业,毕业后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相反,如果一个人足够勤奋、愿意学习和探索,即使是冷门科系,也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家长的期待vs孩子的兴趣

 “我要我的儿子读这个,他就要读那个。”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最好的路线”前进,而不考虑孩子真正的兴趣与能力。但问题是,如果强迫孩子去读他不喜欢的专业,未来真的会更好吗?

 兴趣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兴趣,学习只会变成煎熬。很多时候,家长的“好意”反而成了孩子未来最大的枷锁。比起强行安排,不如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热门vs适合:选择科系的真正标准

 “你的科系那么多人问的咩?这么好的咩?一定有未来的咩?”

 许多人选择科系的标准,是看热门、看市场、看薪资,却很少去考虑——这是不是适合自己?

 的确,一些领域可能在某个阶段有很高的就业率,但市场是动态的,趋势是不断变化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几年后就变成了“饱和”。真正决定未来的,不是科系的火热程度,而是个人的能力、态度和持续学习的精神。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观念的转变面对这些问题,我有时会觉得无奈,但更多的是理解。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观念的塑造。无论是家长、学生,甚至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意识到:大学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而是培养全方位能力的地方。

 “出路”不是由科系决定,而是由学生的努力和态度决定。选择科系,不能只看热门或市场,而是要结合兴趣和个人能力。

 教育的本质,不只是让人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面对未来的挑战。而这一点,或许才是教育展上最应该被讨论的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请点击”评论──人人咖啡店”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会员专区

众声

分割线

叶添鸿

相关文章

看好文|甄子曰专栏: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银发乐活|老人开车先审视健康状况

看好文:心见闻|今晚“爵”对精彩

看好文|黄泉安:习主席回去了,安华正忙什么?

乘Hong破浪|刘拯穅:减息信号频现,市场资金将如何洗牌?

余根进:通过大度取胜,因过度计较而输!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