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9日综合电)有无想过,大便可以“点粪成金”。近日,中国深圳一间叫“未知君”的生物公司,招募志愿者捐粪便。合格捐赠者每次可获300元人民币(约183令吉)补贴,最高月入高达6600元(约4025令吉)。事件即引起网民关注。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者需要线上完成问卷调查,然后线下面试体检。
用于研究胃肠道疾病
收集大便后,经过处理的菌液样本将用于研究胃肠道疾病治疗。志愿者需签知情书。





网上流出影片见,已有不少志愿者参与捐赠,工作人员则进行归档、分类的工作。
对此大便能废物利用,网民纷纷表示想报名,“心动了”、“可以包邮吗,我寄过去”、“愿意为科研出力”。
《潇湘晨报》报导,“捐粪便领钱”没有如字面上这么简单,能被“悬赏”的粪便,除了“形色好”之外,志愿者还需经历海选、体检和面试3关,合格志愿者“百里挑一”,甚至一些科研机构仍面临“一粪难求”的尴尬。
实际上,深圳粪便捐献并非单一案例。浙江省宁波市胃肠与肝病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于2024年11月招募新一轮“捐粪”志愿者。相关课题研究团队负责人周玉平博士表示,提取的“粪菌”,用于治理难治性结肠炎、重症便秘等,甚至小儿自闭症、帕金森类神经科疾病。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在2018年9月曾发布资讯,向所有2018级新生招募志愿者,捐献自己的排泄物、体检后废弃的血液等作为生物样本,存入生物样本库。
该生物样本库广泛收集各类生物样本,包括粪便、尿液、血液以及病理组织等,同时存储与之相关的临床、病理、治疗等详细资料。这些样本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直接用于临床治疗。例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曾成功接诊1名顽固性“发炎性肠道疾病”患者,专家透过提取小侄女的粪便细菌,注入患者胃肠道,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并顺利出院。
上述案例不仅代表湖南省内粪菌移植手术的新突破,更展示了粪便在医学领域中的独特价值。此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也运用粪菌移植技术,成功救治了1名罕见的极重症伪膜性肠炎患者。
专家迅速提取患者儿子的粪菌提取液,注入患者空肠中。治疗后患者腹痛明显好转,腹泻有所减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发热、腹痛等症状消失,病情改善并顺利出院。这些案例充分证明粪便捐献在医学研究及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文:香港星岛日报、台湾经济日报
图:香港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