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养生

糖尿病

顾名思医

会员专区

会员文

文 文 文

会员文:顾名思医|大马逾15%成年人有糖尿病 明智控糖拥护健康

每6人就有1人是患者,多管齐下控糖,避免严重后遗症!

据2023年国家健康与发病率调查(NHMS)披露,我国有15.6%成年人(即六分之一)患有,另外有高达84%年龄介于18~29岁年轻成年人,并不晓得自己患有。更糟糕的是,超过一半确诊的患者承认,他们的血糖控制状况不佳。

国际联盟(IDF)出版的第10版《IDF地图集》报告指出,全球患病率持续上升,同时也确认是对个人、家庭、社会健康和整体福祉的重大全球挑战。截至2021年,全球有5.37亿年龄介于20~79岁之间成年人患有。这意味着每10人中,约有1人患有(10.5%)。估计到了2030年,数字将增加至6.43亿人,到了2045年,将持续增加至7.83亿人。

■现代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其它慢性病的存在,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和医疗保健可及性等因素叠加,都是导致糖尿病这个公共卫生课题,变得更加复杂的原因。

■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营养管理和强大支持系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体重和病情。

及时改善避免承重负担

控制不良足以影响整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心脏病、神经或肾脏损伤等各种严重并发症,更会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负担。马来西亚卫生部疾病控制部高级助理主任艾祖尼莎医生在一场由大专药剂发起,探讨管理创新方案的小组谈论上强调,对马来西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每年直接医疗费用约为44亿令吉,超过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支出。此外,生产力损失和早期退休等间接成本,也进一步加重了我们的经济负担。”艾祖尼莎医生认为,患者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其它慢性病的存在,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和医疗保健可及性等因素叠加,都使得这个公共卫生课题,变得更加复杂。

布城医院内分泌科总监查娜丽雅医生在另一场雅培主导的GlucernaR #StartsWithYou活动上也指出,由于大部分大马患者都面对肥胖或超重问题,因此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营养管理和强大支持系统。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体重和病情:“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年轻人群。现在很多年轻人体重超标、很少运动、习惯久坐,也不注重健康,即使他们目前仍然感觉良好,但其实同样面临罹患风险。因此,我建议有家庭病史的人,最好定期筛查血糖,以尽早发现,采取必要介入措施。”娜丽雅医生认为,改变生活方式计划的综合疗法,能让成年人更好地掌控自身健康,并获得更佳疗效和生活素质。

■人们应参考健康餐盘原则(“四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一半”原则),用手估算每餐所需食物分量,确保每餐都能摄取足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与纤维。

多元均衡饮食是重中之重

虽然控制方式有很多,但是营养摄取仍是最关键一环。饮食治疗师兼营养学顾问英拉说:“营养很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血糖水平。如果我们摄取过多,超出身体所需营养,血液中血糖水平就会增加,也会导致体重增加。患者应了解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关注自身饮食习惯,比如知道自己每餐摄入多少食物,并在管理中,做出明智选择,适量摄取各类食物。通过膳食计划、明智选择零食,又或在家使用天然食材料理食物,遵循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蛋白的多元均衡饮食习惯,对于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无论是为保持健康或控制血糖,都离不开“多元均衡”这个重要饮食原则,而且分量的拿捏也很重要。英拉饮食治疗师建议,人们可参考健康餐盘原则(本地也称为SUKU SUKU SEPARUH)准备食物,按“四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一半”原则,用手来估算每餐所需食物分量,确保每餐都能摄取足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与纤维。

例如:碳水化合物分量占四分之一餐盘(大约1个拳头分量)、优质蛋白质占四分之一餐盘(大约1个手掌心分量)、剩余的二分之一餐盘则填满蔬菜(大约两个手掌分量)和加入一份水果(大约1个拳头分量,例如一颗苹果)。

“很多大马人饮食中都摄入过多高碳水化合物。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营养概念,帮助人们将摄入食物均衡分配,不仅适合患者,也适合每个人想要保持健康的人。”英拉饮食治疗师说道。

只需小改变

原来,在生活和饮食方面做出小改变,就能对管理和整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GlucernaR改变生活方式计划(GLCP)是一项从2021年开始推行的计划,旨在提供管理指南,以及有关均衡饮食、特定营养配方、运动和定期血糖监测重要性的信息,同时也提供有关良好营养和运动相关教育和资源,协助患者控制血糖,并鼓励大马人控制自身身体状况,健康生活。参与者也能从中学习如何应对问题,以及其它可能干扰他们执行护理的挑战,同时也能获得一群训练有素的医生和营养师,以及志同道合计划参与者的支持,以更好地管理病情。

欲了解更多GLCP详情,可浏览 https://www.family.abbott/my-en/home.html

■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糖,并记录食物种类和分量,以更好地了解食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学会根据需要,调整食物种类、分量和进食时间。

■自我血糖监测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宝贵数据,以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自我检测优化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糖水平都是患者的重要测量指标,内分泌专家、专家兼内科专科医生徐敬超说:“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监测血糖控制和诊断的重要指标,血糖则测量血液中的当前葡萄糖水平。虽然血糖检测提供即时结果,但糖化血红蛋白测试提供更广泛的血糖控制情况。两种测试相辅相成,可以更全面地帮助患者和医疗人员管理。”
 

徐医生建议,患者应监测血糖,记录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更好地了解食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学会根据需要,调整食物种类、分量和进食时间。
 

大专药剂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去年合作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111名Ⅱ型(T2DM)患者。此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化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在管理中有显著效果。
 

自我血糖监测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患者在家中。可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变化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可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HKUMed)一项长达17年的研究表明,良好控制可显著降低罹患结直肠癌和肝癌风险,患癌风险分别减少28%和30%。国内外多项研究也充分验证了,善用创新方案积极管理血糖,不仅可预防癌症,也能减少严重并发症风险,进一步凸显了严格管理,以保持长期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成员之一的饮食治疗师蔡恺佳指出,自我血糖监测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宝贵数据,以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估计,亚洲地区仅有不到30%的Ⅱ型患者定期自我检测血糖。事实上,此方法不仅可行且有效,并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管理工具,毕竟Ⅱ型无论在全球或本地都是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

管理方面,专家们一致认为,管理过程不仅是治疗成本问题,更关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而言,便捷性和便利性是管理和监测中,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几大因素之一。

搞懂7大血糖指标

如何通过自我血糖监测,控制?先搞懂不同血糖指标的意义!

●餐前血糖●
指午、晚餐前血糖。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摄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胰岛素(或口服药)剂量。

●随机血糖●
指一天中任何时候测得的血糖,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随时检查。

●凌晨血糖●
一般指在凌晨1~3时所测的血糖值。对于晨起空腹血糖特别高的患者,可在凌晨加测一次血糖,以确认空腹血糖高的真正原因。

●睡前血糖●
晚上睡觉前测得的血糖值。反映机体对进食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

●空腹血糖●
指隔夜禁食8~12小时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血糖(通常不超过早上8时)。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属于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起,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适用于注射餐时胰岛素患者、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血糖者,以及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
是评价长期血糖监测的目标,通常3个月检测一次,反映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用于诊断Ⅰ型和Ⅱ型的常见血液检测,也用于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糖尿病

顾名思医

会员专区

会员文

相关文章

太久没清理冰箱 甜面酱长出“霉花”

新品报到|Samsung Galaxy A 系列 搭载AI防尘防水

韩国林火连烧3天 民宅像被炮弹击中成废墟

中国自揭拥有 强大深海电缆 切割装置

欧阳娜娜巴黎不见护照 急求助“大使馆”

高知县樱花绽放 迎来日本最早开花日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