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与读者分享电影,都不忘提到观众不易服侍的事实,而电影创作人亦必须接受最后必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市场现实,这种情形其实以贺岁片档期更甚,今年更见证了中国突然出现票房过百亿的神作奇迹,在无孔不入的网络视频时代的今天,带来的冲击力更令人难以招架。
然而,观赏电影口味毕竟人人不同,观点也见仁见智,只要能保持自己观点而开心就行,无需被两极评语影响。
香港大师级导演徐克作品以天马行空的创作力见胜,2005年正式往中国发展,首部作品是改编自梁羽生的著名武侠小说《七剑》,可惜有佳句而无佳篇而票房只属一般。过后事业经历了浮沉起落,结果以《狄仁杰》系列回勇而奠定名导地位,而每次有新作推出都被看好,没想到今年农历新年档的野心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来势汹汹,在上映前一致被看好为这个档期的冠军作,谁知事与愿违,推出后在网络上更获得一致恶评,导致票房以惨败收场。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狂风扫落叶之下,这部武侠片在当地市场翻身乏术已成定局。不过,此片得到美国新力电影公司青睐而购下海外市场的版权,让本地观众也有机会观赏到,自己第一时间观赏了,倒觉得虽然有一定瑕疵,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有一看的价值,当然郭靖黄蓉这对经典角色,过去在荧幕上的主演者曾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现在由新世代偶像派红星主演,演绎及念对白方式,对不少资深影迷们都需要心理上的调整,但也看出是尽力而为,要求不该过于苛刻。
影片乃改编自金庸的经典作,过去已多次拍过不同电视剧集版本,成为不同时代观众的集体记忆,这次搬上银幕更是耗资过亿的大制作,场面的宏大,无论是景色(桃花岛、山、大漠),还是对战争、军队的刻画都有一定的震撼性。虽说今天的电影成败以票房多寡为准绳,但也不能否认这部作品在制作上的精致,只是武打场面的设计及拍摄,对传统的武侠小说迷会觉得武侠精粹似乎被变成如西方的奇幻漫画英雄片格式取代,感到不适应而有微言。

电影其实无法有如原着抑或电视剧集的长篇幅而在故事上交代详尽。徐克这次其实是改编自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故事矛盾冲突最为集中的的最后6个章节,这其中有东邪西毒、全真教、丐帮人物等悉数登场,并且终章为江湖武林高手对决的“华山论剑”,也许考虑到电影的长度无法顾及众多人物深刻描写,而采取删繁就简,以肖战饰演的郭靖为绝对的叙事核心,进行了着重历史性与武打场景的电影化改编。
金庸小说迷都会记得原着的故事结局描述的原是江湖顶级高手通过比武争夺第一名号的“华山论剑”,徐克既然决定影片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名,更自然的反映出本身对追求侠义精神主旨的苦心,将“江湖恩仇”范围而置换成“家国天下事”层面,才会在电影中将这一武林盛事删减,改为蒙欲硬闯宋土攻打金,郭靖捍卫宋,欧阳锋练《九阴真经》走火入魔,郭靖与欧阳锋决战之后,保护了大汗,也劝退了蒙军的圆满结局。
总的来说,本片是金庸小说中匠心独运、奇思妙想的武术场景,以徐克式武侠风格予以融合,并化为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宏大场景,通过特效技术而呈现得诡异绝伦、精彩纷呈。特别是郭靖与欧阳锋的2次恶斗显露的最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