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智创

字游自在

子若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蔡傌友

文 文 文

会员文:字游自在|毕业五十载首个同学会 丹斯里蔡傌友传承同窗情谊

会员文:字游自在|毕业五十载首个同学会 丹斯里蔡傌友传承同窗情谊
会员文:字游自在|毕业五十载首个同学会 丹斯里蔡傌友传承同窗情谊
会员文:字游自在|毕业五十载首个同学会 丹斯里蔡傌友传承同窗情谊
会员文:字游自在|毕业五十载首个同学会 丹斯里蔡傌友传承同窗情谊
会员文:字游自在|毕业五十载首个同学会 丹斯里蔡傌友传承同窗情谊

有一种情同手足的关系叫“同学”,有一种知根知底的身分叫“同窗”。曾经在一起寒窗苦读数载,在骊歌奏起以后道别了你我他,彼此情谊却难以告别,尤其经过岁月沉淀后,只会越来越浓郁、越来越珍贵。我国著名企业家兼收藏家丹斯里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Nanyang University),在离校五十年后办了首场同学聚会,感受昔日同窗情谊再次连接之难能可贵之余,更立志成为学弟学妹的明灯,他视之为传承。

在刚过去的2025年农历新年里,丹斯里在大学毕业五十年后,于自个经营的吉隆坡瑞吉酒店(The St. Regis)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旧同学聚会,“这是五十年来第一次啊!”

他于1975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1955-1980)商学院会计系,“我在南大度过三年大学生涯。”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入职证劵行成为出色的会计师。

丹斯里蔡傌友与张翠诗博士侃侃而谈如何将两代南大人连系起来,让学长们给学弟学妹传授经验,也传承精神。

在往后的岁月里,他一步一脚印从一个南大生蜕变为大马著名金融投资者、酒店与房地产企业家。这些年来,他更多了一个名酒、名画收藏家的身分。

不管社会与家庭角色如何交错,他最惦记的还是同窗身分。“毕业后,由于无人组织起来,以致同学们都少联络了。”转眼间,彼此匆匆走过青年、走到壮年,如今也来到了七十古来稀。

当有个南大老同学跟他聊起同学们都很想与久违的他见上一面时,他便不假思索登高一呼就成就了这一场“2025乙巳春茗”“近乎所有出席者都是跟我同届毕业的南大学生。”

“大家至少72岁啦!”在同学们引颈长盼的那个周末早上,身为主人家的他迫不及待早早奔赴会场,开开心心地把红彤彤现场用手机拍摄和录影下来作留念。

丹斯里蔡傌友说道,每个同学都走在不同的人生轨道上,平日忙碌的大家根本无法在人海中交叉交流,办一场同学会让久未见面的同学聚首,在团聚的饭桌上话当年也好,诉今情也罢,这都是件好事。

同学会会场的布置非常有心思,其中他特地把太太潘斯里刘美伦的水墨画移至此处,写意山水画不光起着美化空间作用,它仿佛也寓意着老同学当下自在的心境以及一路走来的人生哲学。

他为大家准备的自助式佳肴之名也蕴含巧思,有鸳鸯海南鸡饭、长寿鸳鸯桃包等。一切准备就序他便坐等来自大马半岛、新加坡、泰国等地商学院会计、经济与工商管理系同学欣喜与会。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同学一个一个到来,久别重逢、今非昔比、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百感交集、温馨融洽、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再也没有比这些词汇更贴切形容当天的心情转折了。

如果岁月如歌,那么,歌里必有人生。这群老同学还真唱起岁月的歌来呢!迎春花、春风吻上我的脸、春之晨、大地回春等首首经典歌曲,唱出春到人间,也再次唱响青春无敌大学生涯。

一场笑谈岁月以后,南洋大学(上)和南洋理工大学同窗们怎么少得了来张全家福呢!

两代南大人 相遇与相识

在老同学会曲终人散的两天后,与丹斯里在其酒店顶楼会面。在这个犹如一座艺术馆的双层办公室里,他聊起了出生柔佛笨珍(Pontian)之后,与众不同的求学之路。

他在笨珍的耕文小学完成六年小学教育后,于1965年前往新加坡立化小学重修六年级;随后,升上立化中学和国家初级学院(简称国初),最后选择南大完成其大学教育。

他之所以报读南大是理所当然的,“一直以来,我都有在接受中文教育。”据资料显示,当时南大是东南亚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华文大学,“我们的课本还是以英文为媒介语。”

只是,打从毕业以后,他声称,这五十年来都在继承南大的精神,“过去五十年的变化很大,但不变的是自力更生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凭着这股精神他出钱出力回馈社会。

与会计系法律教授冯熊能律师老友鬼鬼的模样宛若回到了学生时代。

他除了是大马公益金主席以及永久受托人之一,许多年来,与一群企业家致力资助母语教育,与此同时,他近日也多了一个大马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会名誉主席的身分。

行文至此,还得提一提这所由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创办的南洋大学的演变。据资料显示,1980年,它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翌年,南大原址上建立起南洋理工学院。

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与国立教育学院合并重组成立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NTU),而现南大校友包括前南洋大学和前南洋理工学院毕业生。

采访当天,另一位在场者正是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的张翠诗博士,她也是大马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会主席。换句话说,丹斯里还有一个身分,那是张博士的学长。

同学们肩并肩唱响心中的歌,站在蔡傌友右边两位是会计系老师杨添盛夫妇。

他与老同学聚会当天,她也出席了。她笑指,其实,大马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会团拜就在学长们聚会的同一个场地举办,当中的巧妙牵连牵涉到她与他两代南大人的相遇与相识。

学长给学弟妹 智慧之言

张博士指出,与眼前这位企业家学长结识不到一年,“我是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办的一个晚宴上初识学长。”在一番交流之后,她发现,他是一个好前辈,完了以后也不忘保持联络。

尽管彼此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她从他身上学习良多,“他的斗志力是令人惊叹的!”她解释,只要是学长感兴趣或想要做的事情,必定想方设法花时间和用心机把它办成办好。

“作为一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依然不吝给我们时间和指导,同时仍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这都是我们作为后辈需要多多学习的优点。”

从新加坡特地北上吉隆坡奔赴一场同窗之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蔡锦洲教授,与蔡傌友一起翻阅后者近日推出的自传式图片册。

在数次见面与交流之后,她于去年年杪以大马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会主席的身分,邀得他成为该校友会名誉主席,“也就是说,学长就是我们的桥梁,希望让两代校友慢慢融合在一起。”

她指出,年长与年轻校友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前者已经历经重重抵达成功的岸上,反观,像她们年轻一代的南大人,仍然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路,“有人找到了,有人还找不到。”

“毕竟我们的生活历练不够多,以致有些事情不是看不到就是没看到,总会出现生活或工作上的盲点,因此,如果学长可以给到学弟妹们任何智慧之言或指点,想必是受用无穷的。”

此外,对她而言,不论经营自个生意抑或个人事业,最重要的还是人脉,可是,当今社会的人脉关系挑战重重,“并非每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真诚之上。”

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都定格在镜头里!图中摄影人正是当年就读南大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大马二十四节令鼓创办人之一的陈再藩(小曼)。

因此,校友会的宗旨就是把校友们联系起来,“不管我们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南洋校友在当地就是最值得信赖的助力。”她跟他更是有意把大马两代南大人联系起来。

小举动 给人带去大帮助

两代南大人虽仍未正式交流,但作为好的开始,索性择日不如撞日,在同一日、同一个会场,只是不同时间主办上述南洋大学同学聚会。他笑说,上半场是怀旧,下半场是传承。

如今的他笑看人生与股市风云,加上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且重情重义,令同学们对他有所钦佩。为此,到了下半场,他正式以名誉主席身分出席大马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会团拜。

“平时未见的人,趁此难得聚会可以见到,不只是会旧同学,还能结交新朋友。”他强调,这都是重要的建立人脉的机会。

马来亚南大校友会会长丹斯里林宽城见到老同学蔡傌友与学妹张翠诗,笑得格外畅快。

至于张博士则成了上半场全场最年轻的南大人,她开心地说,以前的距离感全部消失了,“学长学姐们表现得非常热络和温暖人心啊!”

“未来有机会的话,除了要把两代人聚在一起,也一起办同学会,再也不必赶两场了。至少做些好事吧!”在旁的她点头认同,并马上接着说道:“对,做些好事是我们的共同意愿。”

尽管毕业于廿多年前,如今她积极参与校友会活动就是旨在做些好事,“不管我在大学或是职场上学习到的能力,如果我能帮助到年轻人,我一定会帮助他们。”

上半场有丹斯里蔡傌友主办的南洋大学同学会,下半场则有大马南洋理工大学校友团拜,新加坡驻马最高专员瓦努戈巴拉梅侬(Vanu Gopala Menon,右2)与现任南洋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林杉教授(左)也开心与会。

“当我们的人生走到某个阶段时,可能一个小举动就可以给他人带去大帮助。”这就像事业有成的学长答应出任她们校友会的名誉主席就是一个活生生例子。

结束访谈之前,他感性地说,每个同学都走在不同的人生轨道上,平日忙碌的大家根本无法在人海中交叉交流,“在过年一起吃顿饭也是好事,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更何况,像我们这一代南大人已是限量版的稀有动物了,所以啊,未来每一年办同学聚会都行!”同学的交情最纯粹,同窗的情谊最难得,怎舍得不珍而重之呢?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字游自在

子若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蔡傌友

相关文章

看好文:衣衣不舍|Cristiano Ronaldo 光环不止在球场

电信3巨头支持中国军方? 美议员要求配合调查

黄宗泽劝男粉别再叫他老公 打给吴镇宇被1句话吓到

女子进冷冻库 男同事关门 跑开

谢霆锋特制麦克风架 传2天王助阵演唱会

NASA露西号探测器 拍到奇特小行星近景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