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骨24日讯)华裔孕妇欲创业却误信网上借贷的诈骗新套路,最后在分文未取下还被大批“阿窿”缠上及恐吓,被当成人肉提款机不断“还债”,蒙受高达逾10万令吉的损失,身心俱疲!
受害者是来自芦骨斯里巴力新村的魏筵霖(29岁),她今日在父亲魏英九(69岁)及兄长魏国强(34岁)及芦骨州议员朱建华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上揭发自己被骗遭遇。

魏筵霖指出,她与丈夫住在吉隆披,她是于去年12月从面子书看到一则借贷广告,对方声称自己是各大型银行的代理,可以为公众提供最高3万令吉的个人贷款。
她说,由于自己有向银行贷款创业的念头,因此在看到面子书的贷款广告后,就点击进入,过后手机就直接连接到WhatsApp应用程式开始对话。

她说,她当时提出3万令吉最上限的贷款,而对方要求她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自拍附有自己大马卡的照片、水电费单据,薪水证明及银行账单等文件,并传送给对方。
她说,当天对方分别在早上及下午向其个人银行户头汇入两笔1500令吉的汇款,总共是3000令吉,可是在傍晚时分再查看手机时,发现对方指出现技术问题,要求她把已汇入其银行户头的3000令吉退回,她也照做了。
不料,她指出,直到去年12月尾开始,对方WhatsApp告诉她,指她尚欠对方利息,恶梦从此开始。
先后5组阿窿纠缠不清
魏筵霖指出,老千在诬指她拖欠利息后,先后有5组阿窿开始向她纠缠不清,令她饱受困扰。
她说,首先是阿窿A指她尚欠利息金,明明她早已把3000令吉第一时间汇回给对方,可是阿窿A却穷追猛打,坚称这是“公司规则”,向她索取“利息金”。
她说,阿窿A指说,如果自己不还利息,就会以小时来计算利息,头一笔利息金竟高达逾3800令吉,同时也恐吓如不还钱就会骚扰她的家人。

“几乎在同一时间,我的手机就接获各种不同贷款服务,即阿窿B、C、D、E等的WhatsApp讯息,在无可奈何下,我就向这些自动提出贷款援助,且素未谋面的阿窿贷款来付还3800令吉利息金。”
她披露,在向B老千得到贷款付还逾3800令吉作为阿窿A的利息金后,阿窿A却告知她利息金仍在计算中,过后阿窿B在贷款到期时,却以“自动续订”(AUTO RENEW)的方式自动为她提供贷款,以另一个贷款来解决之前贷款的方式来为她借贷,因此她在神推鬼使下,接受了阿窿C、D、E的贷款服务,最后自已总共给了各阿窿约10万2000令吉。
典当财物还贷款
“在过去两个月以来,我必须典当自己的财物来还这些贷款,到了最后我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的做法非常不对劲,因此我在这个月回到芦骨老家,把整个事件情况告知家人,并已向芦骨警方作出了两次投报。”
魏筵霖说,自己目前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孩子是老三,老二出世后就夭折,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她也因此饱受精神折磨。
她披露,整个事件中,她根本未曾与各阿窿见过面,也未签过任何文件,甚至分文未取,而在回到芦骨老家后,由于已不再接听阿窿的WhatsApp来电或回覆他们的信息,阿窿开始在她的WhatsApp信息上轰炸,每天传来数百条恐吓的信息。
她说,这些阿窿甚至来到她芦骨的老家拍照,并传送给她看,更扬言要烧屋。

魏筵霖也怀疑,这些阿窿都同属一个诈骗集团,因为根据她银行户头与阿窿所提供的银行户头的来往记录,有些她汇钱的户头号码有所重叠。
“这些阿窿也扮演黑白脸,即有好阿窿也有坏阿窿,其中一个好阿窿向我推荐一个指可以帮到我的协会,并进行面对面商讨,这个协会的负责人向我说,只要付6万令吉,就可以为我摆平这件事,所幸我没有再相信。”
勿信网贷服务
朱建华指出,银行有提供合法的个人贷款,政府也有为欲创业或做小生意的人士提供贷款援助,各界千万不要相信这些有链接(link)的网络贷款服务。
他说,这是一种新型诈骗套路,让受害者在恐慌中,不知不觉的被牵着走。
他说,由于魏筵霖有纪录自己向阿窿的还钱纪录,案件已交由警方处理,他会向波德申警区主任马斯兰警监跟进这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