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智创

蓝涩靖态

马保靖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文 文 文

会员文|马保靖:大马又被忘了!《黑鹰折翼》观后感

纪录片并不完全代表真相,它只是导演剪出来的故事版本。观众看到什么,都是导演想让观众看的;没看到的什么,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部分。

2001年,雷利史考特的战争片《黑鹰计划》(Black Hawk Down),讲述1993年美国士兵在索马里摩加迪沙的一场恶战,两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地面部队被疯狂围剿,苦撑近十五个小时,才狼狈撤离。故事紧凑,节奏明快,枪林弹雨,爆炸连天,肾上腺素飙升,美军英勇奋战……电影以美军为主视角,把索马里武装民兵塑造为大反派。

2023年,马来西亚导演郑建国拍了《MALBATT:Misi Bakara》,为当年事件补充了一块拼图——该场战役的救援主力是隶属于联合国的马来西亚军队MALBATT部队。巴基斯坦军本来也参与,但因夜间装备不足临时放弃,唯独MALBATT深入虎穴完成艰难任务。这在《黑鹰计划》里,仅用一句对白带过。

Netflix这部《黑鹰折翼:摩加迪休之战全纪录》(Surviving Black Hawk Down),以纪录片形式,再现这场战役。三集内容,从各个角度回顾当年:受访者包括美军幸存者、当年深受兵燹之苦的索马里普通市民、武装民兵,还有一位拍下许多珍贵影像的摄影师。

选择性视角

纪录片确实比《黑鹰计划》多了不少索马里人视角,其中包括两位当年执枪跟美军对抗的武装民兵。他们受访谈起美军时,表露出的不是单纯仇恨,而是带着切身经历的愤怒。其中一位本来只是个开车谋生的平民,某日被美军拦下,二话不说把他视做武装民兵,连解释机会都不给,便揍个半死,于是他顺其意,加入民兵,抵抗老美。索马里人不是天生仇美,他们是人,他们会愤怒,美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野蛮行径,反而短暂团结了因内战分裂成两派的索马里人民。这点,讽刺意味十足。

只是,《黑鹰折翼》依然有所保留。MALBATT这支马来西亚军队是救援受困美军撤离的关键,在纪录片里仅轻描淡写地带过。可见,历史不只是由胜利者撰写,也是由掌控镜头的人决定。

《黑鹰计划》和《黑鹰折翼》,两个大同小异的故事,两种不同风格的呈现。前者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后者是披着真实外衣的纪录片,观众还可以再看《MALBATT:Misi Bakara》,以凑齐更多碎片,补充更多,但不是百分百的事件全貌。

Netflix曾把轰动一时的强尼戴普/艾梅柏希尔德世纪审判做成纪录片,也略过了不少YouTube直播审判时看得到的画面,可见纪录片不一定比虚构杜撰的电影更接近真相。万勿盲目相信镜头,以为纪录片就绝对客观、公正。多看、多听、多思考,不轻易被任何一种叙事或立场,单方面牵着鼻子带着走。

所谓真相,是看观众愿不愿意自行再深入寻找、挖掘。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蓝涩靖态

马保靖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相关文章

健康百科|清除坏脂肪 及时绿化肝脏

看好文|甄子曰专栏: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詹雅雯遭瞎传过世 无奈叹:我今天又死啦

甄子丹为老婆庆生又抱又亲 极宠妻整副身家献汪诗诗

银发乐活|老人开车先审视健康状况

看好文:心见闻|今晚“爵”对精彩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