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7日讯 / 独家报导)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称呼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为“魏公家祥”一事,掀起争论;有学者认为,如此称呼并无不妥,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称呼在我国并不常见,唯仍需视当下语境。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语范)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拿督吴恒灿指出,从学术角度出发,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语言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动。
他以“小姐”为例,指在中国,“小姐”一词如今已是贬义词,但在我国依然会以“某某小姐”来称呼女性。
他说,加上一个“公”字来称呼别人,从学术角度而言,没什么大问题,就如老子、孔子的“子”,但这种称呼在我国并不寻常。

“华文的含义在不同场合、不同时代和不同语气,都会产生不同效果,这正是汉字的伟大。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看说者的语境。”
吴恒灿针对“魏公家祥”称呼是否恰当一事,如是回应《中国报》的提问。
相关新闻 >>茨厂街牌楼中文字风波|不满被称“魏公家祥” 魏家祥吁倪可敏 做个有教养的大炮此外,新纪元大学学院教授廖文辉博士则说,若真的是对过世长者的称呼,应该是加个“讳”字。
“称‘魏公家祥’应该是可以的,至少找到大文豪鲁迅例子。如果真的是对过世长者的称呼,应该是‘某公讳某某’,加个‘讳’字,同时要较小号字体。
“魏家祥是马华总会长,也可称‘魏总家祥先生’,以此类推,队长就称‘某队’。”
此前,魏家祥不满倪可敏在谈论茨厂街牌楼课题时,称他为“魏公家祥”,指着是对往生者的称呼,但行动党中委李政贤以鲁迅于1933年写给曹聚仁的信中,以“胡公适之”称呼胡适一事,调侃魏家祥没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