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早已悄然发生,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餐桌。
16世纪末,福建商人陈振龙冒险从菲律宾带回番薯,使之在中国扎根,最终养活无数人。番薯的传播,是全球化带来的福祉。
而二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却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加剧战争的爆发。如今,特朗普重启关税壁垒,试图阻断全球供应链,这是否意味着世界正走向另一场经济灾难?





明代福建土壤贫瘠,稻米难以种植,饥荒频发。1593年,陈振龙偷偷带回番薯藤,成功种植并推广。番薯生长快、适应性强,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作物。
明末学者徐光启曾盛赞番薯有“十三胜”,清代更成为重要口粮。陈家后人积极推广,甚至自费印刷种植手册,使番薯传播至全中国,最终在多次饥荒中,救活了无数人。如今全球番薯超过70%的面积与产量都在中国。
番薯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全球化的结果。如果没有人主动引进、推广,单靠自然传播,这种作物或许仍困于南美。全球化推动了物种、技术和文化的交流,造福世界。然而,每当人为设立壁垒,经济发展往往停滞甚至倒退。
全球化推动繁荣,贸易壁垒则带来衰退。1929年经济大萧条爆发后,美国推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其他国家纷纷报复,全球贸易量急剧下滑,1930~1933年间减少近60%,经济危机加深,失业率飙升。
德国、日本等国在贸易受阻后,采取经济扩张政策,进一步加剧国际紧张局势。最终,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未能拯救经济,反而助长了二战的爆发。
更大经济困境
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至25%关税。他宣称此举能保护美国制造业,但历史已证明,贸易壁垒只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困境。
首先全球供应链受损,成本激增,如今的产业链环环相扣,智能手机、汽车等产品的零部件来自全球各地。高关税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最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其次就是各国反制,美国企业受害,过去几年,美国农产品因中国的反制关税受损严重。若特朗普继续推行关税战,世界主要经济体将被迫报复,美国出口行业将面临更大压力。
最后经济衰退风险增加,贸易壁垒限制全球市场需求,企业成本上升,失业率可能攀升,重现二战前的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否将会重蹈二战前覆辙?历史的教训就是全球化不可逆转。番薯的传播,是全球化如何造福人类的典范;二战前的关税壁垒,则是贸易保护主义如何拖垮经济的例证。特朗普的政策,正试图让世界倒退,重回贸易战的恶性循环。
或许,当我们半夜吃着热腾腾的烤番薯时,也该思考:如果连番薯都靠全球化才能养活无数人,特朗普的关税壁垒,真的能让美国更伟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