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4日讯)甫于去年9月完成全面粉刷及提升工程,芙蓉亚沙再也巴刹“改头换面”约半年,今日凌晨发生严重火灾,以致巴刹需暂时关闭!
楼下40个摊位中8个摊位毁于一炬,所有摊位更因此断电,排水喉管及电线系统也被烧毁,被逼暂停营业直至有关当局另行通知为止。
根据目击者指出,该巴刹是于今日凌晨4时许发生火患,现场驻守警卫看见其中一个摊位正在起火燃烧,试图自行用水灭火不果,马上急召消拯局,该局约20分钟抵达并展开灌救行动,成功控制火势及灭火。


8个受灾情况严重的摊位,包括肉鸡摊和鲜鱼摊各1个、羊肉摊2个、椰摊2个以及2个空置的摊位,今日适逢巴刹休息日,发生火患时只有警卫在场。
万茂州议员叶耀荣前往灾场巡视时,代表巴刹摊贩追问下何时才能重新营业,消拯局反映,为确保整栋巴刹建筑物结构安全为主,该局鉴证组也需调查失火原因,期间巴刹皆不能开放。
“摊贩必须获得消拯局的许可,才允许重返火患现场取回摊位物品,避免有人现场受伤。”
他说,拯局暂时无法给予可返回巴刹重新营业的精确日期,所有调查工作正在进行,调查工作完成期限最快是3至5天,慢则是3个星期不等,希望摊贩给予配合,别以身试险。

他提及,该巴刹甫于去年获得地方政府发展部拨款70万令吉进行提升及粉刷,粉刷工作于去年9月才竣工,讵料才约半年,巴刹却面临火灾,如今不只面临断电,早前将铁质喉管全部更换上纤维质的排水喉管系统和电线装置,全部被烧毁,需重新安装。
他今早偕同助理林坚义、芙蓉市议员黄文龙到巴刹向摊贩了解灾情;黄文龙在场收集受影响摊贩的资料及身分,以便通过动用州议员服务中心拨款为受波及摊位提供援助。


■空摊位囤纸皮引火?
亚沙再也巴刹凌晨起火,坊间流言直把祸首指向空置摊位囤积大量纸皮惹祸?!
叶耀荣坦言,根据目击火患的警卫透露,确实是其中一个摊位先起火,也有1、2名摊贩反映,是空置摊位率先起火,摊位囤积大量纸皮,因而怀疑是易燃纸皮引发着火。

“目前无法鉴定起火原因是人为或意外,大家不要胡乱猜测,调查起火原因的工作交由消拯局,我目前须等待该局的调查报告,才能展开下一步行动,毕竟这是巴刹首次面临火患事件,我已联系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和芙蓉市政局主席拿督马斯里。”
他说,已要求市长尽快安排专业团队,包括工程局的工程师及建筑物管控的官员,展开勘查工作,协助鉴定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摊贩灾后重新营业的适宜性等,给摊贩和社区民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吸取芙蓉大巴刹当年发生火患的经验,地方政府碍于建筑物结构不安全,马上禁止摊贩在巴刹进行营业,希望亚沙再也巴刹摊贩也获得安全保障。”

■叶耀荣:内置水喉非消防栓
叶耀荣指出,巴刹内置的水喉主要是提供清洁工人清洗巴刹的用途,根本不是提供消拯局进行灌救。
他是针对摊贩误把市政局内置水喉当作消防栓,当局将水喉上锁并带走钥匙,而不是交给驻守警卫保管一事,向有关当局了解情况后,这样指出。

“根据消拯局指挥官的解释,巴刹内置的水喉并不是消火栓,提供消拯局用来灭火灌救的用途,而市政局管理人员的解释则是,有关水喉是提供清洁工清洗巴刹而已,不作其他用途。”
他说,市政局每周二趁巴刹休息日,才会打开水喉让清洁工清洗巴刹,真正的消火栓设置在巴刹范围内,希望大家不要把水喉错当作消防栓。

—
■巴瓦妮(66岁,椰摊小贩)

我在凌晨5时许接到通知,马上赶到巴刹发现全部已被烧毁,在这里营业了24年,损失根本无法估计。
我在这里不只卖椰子,还对外供应椰子、椰浆等货源,现在所有的货源都没有了,还不知道摊位上的开椰机、椰子磨浆机是否还能操作,担心被火烧坏了。
巴刹的防火安全设备做得不好,希望当局可以提升。
■谢开华(46岁,肉鸡摊贩):

我10多岁便跟随父亲在巴刹摆摊营业,前后30多年,这次火患面临最大的损失,就是无法营业,一天不营业就是一天的损失,现在是根本无法确定何时能重新营业,变成“长期”无法营业,长期面对损失了。
花了2000令吉订购肉鸡准备明天贩卖,现在没办法营业,也没法卖,只能暂时存放在冰箱。初步估计,平均每天面临的损失大约500至600令吉,巴刹关闭时间越长,损失金额就会越高。
每天都要花钱,孩子、家庭开销等,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援助,可以的话,允许我们(摊贩)先在巴刹外搭建临时摊位做生意。
■黄东顺(摊贩,45岁):
巴刹的防火设备真的必须检讨,灭火器放置在市政局办公室里,办公室被上锁,只安排2名警卫守着巴刹,又不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警卫,他们在巴刹起火根本无法打开办公室去取灭火器来灭火。
如此一来,不管是警卫或灭火器,都像是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