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讯/独家报导)自去年8月1日开跑的电子发票系统,如今已成一面“照妖镜”,揭示电商平台上有多达6万6000个涉嫌未报税的商户;税务专家提醒,中小型企业应遵守税法,并及早掌握电子发票的操作。
内陆税收局今日发文告指出,已鉴定电商平台中有6万6000个商户没有遵守1967年税收法令下规定的预计分期缴税。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谘询总监拿督蔡兆源接受《中国报》电访时,对此表示不感意外,因为政府推行电子发票的目的之一正是打击逃税,并确保商家依法纳税。






他指出,在电子发票实施前,政府并未掌握这些商户的纳税资料,而电子发票的推出让未遵守税法的商家无所遁形。不过,税收局的执法方式相对温和,鼓励商家注册税务。
他强调,商家应履行两大基本税务义务。首先是遵守税法,即登记税务编号、申报税务和预测应缴税款等;再来是在收入达到门槛时,需依法缴税。
上官网了解资讯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财政部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此前宣布,政府同意年销售额介于15万至50万令吉的微型及中小企业,推迟6个月至明年1月1日才落实电子发票系统。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财政兼税务专家拿督孔令龙说,政府提供多半年准备期,商家应把握时间,深入了解电子发票的操作。

他建议,商家可浏览政府MyInvois门户网站以获取更多资讯,并直接使用该平台的电子发票系统,商家亦可向税务代理谘询,因为他们掌握最新资讯。
YYC超越集团税务执行总监周德谦也呼吁商家,尽快学习如何使用电子发票系统,包括参加课程、阅读官方网站资料等,以确保顺利适应新制度,避免实施时手忙脚乱。

助提高营运效率
周德谦和孔令龙都认为,税收局最新宣布可能会让许多人对电子发票的实施感到担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获利的商家本来就应依法报税,这是经商者应尽的责任。
孔令龙说,政府早在2015年4月1日推行消费税(GST)时就发现了大量逃税行为,当时的税务发票能追踪买卖来源,而如今的电子发票也具备类似功能。
“实际上,电子发票带来许多好处。对政府而言,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增强透明化和减少税收缺口;对于企业,则提高营运效率、推动税务与财务数码化和减少人为疏漏。”
他认为,政府同意将年收入介于15万至50万令吉的微型及中小企业的电子发票实施阶段延后6个月,作用有限,毕竟6个月后仍需执行。
他呼吁政府豁免年收入50万令吉以下企业,认为50万令吉的年收入并不算多,此举料能减少商家的抗拒与顾虑,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适应新政策。
电商平台自开发票
电商平台的商家,无论收入多少,皆由电商平台负责开具电子发票,商家则须遵守相关税法规定。
周德谦指出,他有理由相信电商平台上的6万6000家商户可能没有报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大型商家,主要原因在于电商平台的税务机制。
他解释说,每当商家在电商平台如虾皮(Shopee)、Lazada完成交易时,平台会开出自开电子发票,这意味着商家有收入纪录。
他指出,过去一些微商或小商家可能因收入较少而未报税或没有记账,但随着电商平台自动开具电子发票,所有商家无论规模大小,都会被纳入税务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将提供为期6个月的宽限期,在此期间,若因操作失误导致问题,商家将不会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