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只要公司的账目季度结束日是在去年12月31日的,都得根据上市规定在两个月内提交季度财报,而2月28日,正是这个报备大限。
许多你懂的、不懂的的上市公司,都提交季度财报了,当中包括家喻户晓的国家能源。截至去年12月底末季,国能单季的净利增至9亿5450万,全年净利也提高到46亿9860万令吉。
作为几乎垄断电力供应的能源公司,国能的业绩一般会被别人拿来与电费挂钩。但国内的电费起落,和国能没有绝对的直接关系。





作为一家盈利波动相对大的公司,更多时候,影响业绩的因素,从煤炭价格、外汇波动(有美元债券或外债就会面对汇率波动的问题),到其他成本因素不等。
耍嘴炮于事无补
国能业绩表现如何已不是重点,因为耍嘴炮是于事无补的,重点是在政府迟早要调高电费的大环境下,每日都得用到电、每月都得缴电费的大众,如何把这个影响减至最低。
有需要者可以购买节能电器,不巧的是购买节能电器可获200令吉的回扣计划SAVE 4.0已在今年1月1日正式结束。这200令吉其实也帮不了多少,而且前提是得先花一笔来买电器。
减少用电是最直接的省电方法,国能网站还有很多资讯,用电量大的还可以谘询选择安装太阳能,每月电费可能会跌到双位数,但得给付数万令吉的安装费,视家庭耗电量和光电板规格而定。
另外,投资界有个相对不难理解的投资界术语,叫“对冲”(Hedge)。这是指投资者降低现有投资风险的策略,对冲就是这个降低风险的过程。例如投资者持有现有股票很多,那么可以透过放空该股票的期货,来达到对冲效果。
消费者要对高电费对冲,也可以考虑转换一下身分成为投资者,成为国能的小股东。国能是典型的蓝筹股,单单该公司末季就每股派息26仙,全年每股就派息51仙,比上个财年的46仙还高。除了赚股价差距,收着赚股息似乎也不错。
不过,投资股票得看个人风险和财务规划,这里不给投资建议,只希望大家能多往不同角度探讨,找个适合自己的对应方法。这比起只埋怨电费高,来得实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