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指出,性骚扰者渴望通过支配他人获得满足感,一般藏匿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一旦外在条件允许,缺乏自控力和同理心的他们,便会伺机作案。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健康科学学院临床心理学与行为健康心理学项目学者兼高级讲师沙兹里依扎教授受访时指出,通过发送自身裸照给其他人的行为,可被视为一种“网络暴露”(Cyberflashing)。

他说,此类人一般伴随着自恋型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对于周遭人际互动缺乏同理心和羞耻心,沉溺于“征服他人,取悦自己”的行为模式中。





“性骚扰者渴望通过支配他人取得满足感,其中半数还伴随着性成瘾的问题,导致他们缺乏自控力,进而作案。”
沙兹里依扎说,缺乏同理心也会导致作案者,想要通过女性受惊和不舒服感,满足他们的控制欲望,这是一种病态,必须接受治疗。
他补充,若加害者和受害者处于上下阶层关系,前者一般也会笃定受害者不敢举报,进而肆无忌惮,增加干案的概率。
“他们不会认为这是错的,甚至非常有自信,认为自己可以摆平一切,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受害者压力山大
相比于职场环境,校园性骚扰事件之所以难以揭发,“畏惧强权”是多数女大学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成为事件无法被揭穿的主因!
大马精神健康协会(MMHA)兼心理学家拿督安德鲁莫汉拉兹接受《中国报》的电访时指出,在绝对权力面前,人们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即便是性骚扰,受害者一般都不敢吭声。

他说,校园性骚扰事件受影响的程度,往往比职场来得糟糕,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选择不多,且心智不成熟的他们更害怕强权。
“我相信加害者深知这一点,他们会根据受害者给出的反馈,例如抗不抗拒此类行为,物色更为软弱的目标,伺机性骚扰。”
“面对那些只想顺利毕业,不想节外生枝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强烈建议受害者必须向辅导处揭发涉案教授的恶行。”
安德鲁莫汉拉兹说,此时学生是痛苦的,面对曾经为人师表的导师,她会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发自内心的恐惧强权,若不及时进行辅导,便会陷入长期消极心理,不再信任别人。
他说,这个影响是深层的,即便进入职场,也还会因害怕强权,最终悲剧重演。
“若这件事无法处理妥当,势必影响教育机构的信任系统,这也包括大学辅导处,我建议有关机构可与第三方或其他大学的辅导处合作,由第三方辅导性骚扰受害者,更能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