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美乌峰会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激烈交锋,不仅反映了两国领导人对俄乌战争走向的根本分歧,更折射出全球安全格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塑。
这不仅是一场外交风暴,更可能成为美欧关系、全球安全秩序以及权力再平衡的历史性转折点。
向盟友“收保护费”
这场会晤的核心争议在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泽连斯基坚持认为,乌克兰在任何停火协议之前,必须获得切实可靠的安全保证,以防止历史重演。





然而,特朗普的立场截然不同,他寻求迅速达成停火,并在事后再谈安全问题。他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充满了交易性,而非战略性考量,甚至不愿承担任何长期承诺。
然而,这场峰会的意义远不止于美乌关系本身。它揭示了特朗普及其政治阵营对全球安全秩序的重新定义。在他们看来,美国不再是全球秩序的捍卫者,而更像是一家向盟友“收取保护费”的公司。如果乌克兰无法支付足够的政治代价,美国的支持就会被撤回。
对泽连斯基而言,他面临的不仅是外交失败的风险,更是国家存亡的现实危机。过去几周,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乌克兰接受一项潜在让乌克兰陷入5000亿美元债务的协议。
泽连斯基最终争取到了一些微小让步,但他深知这不过是暂时缓和,而非真正的胜利。他的愤怒与抗争,不仅针对特朗普的傲慢,更针对整个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摇摆。
这场峰会之后,特朗普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动已令人担忧。白宫内部传出消息,特朗普正在考虑全面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如果这一决定落地,乌克兰的防空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俄罗斯的空袭可能再次给乌克兰的城市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美国的不确定性加剧之际,乌克兰民众甚至开始自筹资金,以备购买核武器的可能性。尽管这些资金最终可能用于无人机采购,但这一举动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乌克兰不能再依赖美国。
更深远的影响将落在欧洲。特朗普在峰会上对泽连斯基的态度,反映出一个更大的现实:欧洲过去几十年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依赖已成为软肋。欧洲各国在二战后将经济资源投入社会福利体系,而将安全防务外包给美国。然而,如今美国的战略重心已转向国内事务和亚洲竞争,欧洲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政策。
特朗普改变风格
长期以来,欧洲领导人认为,只要美国愿意承担全球安全责任,欧洲就可以将资源用于社会发展,而无需加大军事开支。然而,特朗普的外交风格正改变这一认知。如果欧洲不迅速调整,未来将可能面临更多“泽连斯基式”的外交困境,甚至在关键时刻被美国抛弃。
面对这一挑战,欧洲的选择十分清晰:要么继续依赖一个不确定的美国政府,要么开始为自身的安全承担更大的责任。欧洲各国需要大幅提升国防预算,不仅仅是象征性的2.5%GDP国防开支,而是一个足以支撑独立防务能力的体系。
此外,欧洲需要发展更强的军工产业链,减少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并建立更紧密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美乌峰会不仅仅是两位领导人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世界未来安全格局的测试。美国是否还愿意扮演全球安全领导者的角色?欧洲是否能真正承担起自身的防务责任?乌克兰是否能在缺乏明确安全保证的情况下生存?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全球安全体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