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以为女性不懂车?哈啰,这可是21世纪,女力早已崛起!娇小的妈妈驾驶休旅车,稳稳载送孩子,泊车麻利又精准;女性汽车记者测试各类车款,驾超跑风驰电掣。她们不仅懂车,更享受驾驶的乐趣,与汽车建立深厚的情感连结。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长时间陪伴现代女性的伙伴。握稳方向盘,不只是操控车辆,更是掌握自己的人生。独自开车时,那是她们珍贵的Me time,放松身心、沉淀思绪。车子也是情绪的避风港,偶尔惫了在车里好好哭一场,释放压力,调整心情再出发。
林碧秋:从摩哆到SUV 驾驶技术A+级别
杂志主编林碧秋对车子的喜爱跟家里三个哥哥有关,大哥迷摩哆,三哥热爱汽车。她个性独立,从学骑脚车、摩哆到开车,都是自学摸索,掌握自己的道路生,见证女力崛起的时代。”曾经以记者身分采访汽车相关活动,在以男性为主的环境中工作,她适应得很好。“当然,挑战是难免的,女性常被标签为“不懂车”,有些人觉得你不可能真正理解转速、马力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但相对的,女性也有一点“优势”,有时会被额外照顾,算是“怜香惜玉”的待遇吧。”

问:你最难忘的驾驶体验?
答:刚考到驾照时,爸爸为了让我保持驾驶手感,会让我开车载他去隔壁小镇逛街。从乡间小路到主干道,穿梭在大货车之间,驾驶途上,我们有时闲聊、有时沉默相伴,那段时光,成了我跟爸爸独一无二的Bonding Moment。我也试过趁爸爸妈妈哥哥们都不在家,偷偷把车开出去兜风。





大学时期虽然长途驾驶经验不多,有一次却大胆载着朋友回她的家乡吉打,接着一路玩到槟城、怡保。那次旅程让我锻炼了驾驶技术。
当了妈妈后,一个人带着孩子开车回娘家是全新挑战。那时候还是新手妈妈,心里一直担心孩子半路要喝奶、换尿布;回程时,妈妈又总是准备一大堆东西让我带回来。为了应对这些情况,我学会了如何安排行程、精准收纳,以及如何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提着行李上楼的“技能”。试过孩子在车上闹脾气,我直接把车停在路边,等他情绪平复才继续开。
那时候觉得自己像个大力士,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为母则强”!
如果说最深刻的经历,不只是驾驶,而是在车里的时刻——曾经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喘不过气,在车里大哭一场,宣泄情绪。甚至也试过,在家楼下的停车场,好好听歌、整理自己的情绪后,再转换成妈妈的身分回家。短暂的喘息,让我更有力量承接妈妈的职责。

问:你觉得人们对女性驾驶有何刻板印象?你会犯“女性驾驶”习惯吗?
答:大家对女性驾驶的刻板印象,不外乎是:开车技术差、速度慢、胆子小、不敢放开跑。事实上,很多男性也会有这些问题,只是他们可能更敢冲,但也因此容易忽略安全。我自己开车时,若时间紧凑,会趁等红灯的空档化妆,这确实是不好的习惯。
问:你现在开什么车?如何评价自己的驾驶技术(速度、过弯、泊车)?
答:我现在开的是国产普腾X50。至于驾驶技术,我自认A+级别,哈哈!平时一个人开车时,我会保持在核准速度范围内,当然也会根据路况做调整。若有乘客在车上,我会更谨慎克制,毕竟乘客和驾驶员的视野、感受不同,太快或太猛,容易吓到人。
泊车方面,无论是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直进停车,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这不是自夸,很多女性朋友看到我停好车后都会说:“这个我不会!”男性则是用不可置信的眼神承认:“欸,你停得很好。”

问:你的第一辆车,有什么故事?
答:我第一辆车是一辆二手车。那时候Perodua Myvi正流行,爸爸很担心我会直接买新车。毕竟当时刚毕业,万一要还车贷、加油费,爸爸怕我连吃饭都成问题。
因为个子较娇小,开家人的休旅车,常被人惊讶地问:“你这么小只,怎么开那么大辆车?”我心想,车子大小和个子无关吧?重点是能握稳方向盘、踩好油门和煞车,确保视野清晰、安全驾驶。后来拥有过日本车,也开过德国车。我相信车子和车主之间的“化学作用”很重要,选一辆适合自己的车才能真正享受驾驶乐趣。
问:驾驶最让你享受的是什么?
答:我特别享受长途驾驶,暂时抛开工作,专注在驾驶的当下,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是我的Me time!

问:男人把汽车比喻为“老婆”,对女人来说,“汽车”象征着什么?
答:这个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对我而言,车子是个工具,好好照顾它,才能让日常出行更方便。但如果要更具体形容,我觉得车子更像是我的“情绪转换厢间”。
我觉得开车,是驾驭车子,让它载你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所以,不需要怕它!至于男人嘛,时代在进步,不妨撕开对于女性驾驶偏见标签,试着放下刻板印象。

问:你选车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选车相当实际,主要考虑预算、车款类型、科技配备、安全性、售后服务,以及是否符合我的生活需求。此外,维修费用也是很重要的考量点。
问:你最喜欢哪种车款?
因为工作关系,从小车到各种不同车型,我都有机会开过,但最喜欢的还是 SUV。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