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日讯)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要求已是大势所趋,分析师指出,我国银行的ESG评级均高于平均水平,不仅比国际基准表现优异,甚至可与新加坡银行相媲美,长期而言将为估值加分。
联昌证券研究在分析报告中,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者的最新ESG评级。MSCI ESG评级大致将公司分为 “领先”、“平均 ”或 “落后”,而我国就有多家本地银行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AA级(领先)。
这包括大马银行集团(AMBANK,1015,主要板金服)、联昌集团(CIMB,1023,主要板金服)、马银行(MAYBANK,1155,主要板金服),其评级与新加坡的星展银行(DBS)、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均相当。






此外,豐隆银行(HLBANK,5819,主要板金服)获得A级评级(平均)。艾芬(AFFIN,5185,主要板金服)和安联银行(ABMB,2488,主要板金服)则尚未获得MSCI评级。
业务中断风险低
该行指出,尽管该评级目前还没有成为估值的核心要素,但在ESG评级中领先的银行,在长期内可能享有估值溢价。
“这是因为更高的ESG评级,意味着更低的业务中断风险、较少的不利监管裁决,以及更低的运营风险。”
该行指出,这些因素可能会降低银行的股本成本(COE),而COE是广泛应用的戈登股利增长模型(Gordon Growth)估值法中的一部分,用以确认银行的公允市净率(P/BV)。
“我们研究范围内的银行,COE处于9%至10%之间。根据估算,COE每下调0.5个百分点,如从9.5%下调至9%,意味长期目标价将大幅上涨9%至13%。”
银行多获得4星评级
大马交易所社会责任指数(FTSE4Good Bursa Malaysia,简称F4GBM)采用星级评定系统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大多数银行获得4星评级,跻身前25%之列。
“其中包括大马银行集团、安联银行、联昌集团、豐隆银行、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要板金服)和兴业银行(RHBBANK,1066,主要板金服)。艾芬和马银行(MAYBANK,1155,主要板金服)则获得3星评级,位列前26%到50%之列。”
整体来看,本地银行的 ESG评级表现优于国际平均水平,展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稳健,并有望在未来获得更高市场认可。
“我们维持对银行业的‘增持’立场,预计潜在的估值上调因素,包括更优的信贷成本、更高的净利息差、非利息收入的债券收益和贷款增长。风险则包括资金成本高于预期、流动性外流和资产质量差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