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团结政府的一员,国阵的现状却显得不平衡,巫统虽获得副首相一职,但马华与国大党却无人在政府中任职。这种局面虽让巫统看似独大,但实际上仍未能脱离弱势格局。
巫统若要重拾实力,必须联合马华和国大党的力量,争取更多席位,才能在来届大选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甚至具备组阁的资本。
然而,巫统内部的一些极端声音,经常发表伤害其他族群的言论,无疑加剧了与非马来社群的隔阂。如今的政治局势已非昔日可比,马来社群分裂成巫统、土团党与伊党三股势力,各自拥有稳固支持者。





巫统仅靠马来选票已难以取得绝对优势,争取华裔与印裔选票成为一条不可忽视的出路。因此,巫统亟需与马华和国大党展开更紧密合作,积极推动亲华、亲印活动,以提升其在华印社群中的支持度,目标是在来届大选中,争取至少40%的非巫裔支持。
据了解,巫统内有人曾积极参与华人婚礼、葬礼及社区活动,试图拉近与华社的距离。然而,仅凭表面上的互动,能否真正建立连结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巫统如今意识到需要亲近华人,已是一个正面的开始。
回流并非不可能
回顾历史,国阵在多次大选中,曾得到华人的大力支持,尤其是1999年的大选。在安华事件引发大量马来选票流向反对党之际,正是华裔选票让国阵度过了危机。因此,华人选票回流并非不可能,但这需要巫统展示真正的诚意。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巫统内部仍有一些狭隘的声音,对华人组织和教育机构进行抨击,甚至将其视为“极端组织”。这些举动反映了巫统对华社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了解。这样的态度,不仅无法拉近与华社的关系,反而可能让彼此越走越远,更让巫统在和国盟两个以马来人和保守主义为主轴的斗争中,无法占到优势,反而可能流失华人票支持。
巫统若希望在来届大选中,获得更多华裔支持,就必须改变策略,抛开功利主义的选票导向。与其急于寻求“回报”,不如先展现真诚,用行动证明对华社需求的重视。只有当华社感受到巫统的真心,支持才会随之而来。
更重要的是,巫统是否准备好在政策上做出改变?公平和互相尊重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如果巫统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而无意在行动上有所作为,那么,所有努力都只会是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