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会员专区

众声

威尔钢的威尔

王鑫业

文 文 文

王鑫业:大马各族怎么可能团结?

纳吉时代的“Satu Malaysia”,可以说是我们这一辈大马人的“集体记忆”,从那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到透过学校、医院、地方政府、乡镇村长的邻里活动等,无所不在的“1”的标志。甚至是到了2022年的选举期间,这个当年政府斥资巨额,为了“团结马来西亚各族人民”而做的政治口号或团结意识宣导活动的标语和Logo,仍在许多偏远地区飘扬。

从行销或公关的角度来看,一个马来西亚这个政治口号是空前成功的,也是巫统从马哈迪下台后,少数的“高光时刻”。但可惜的是,这个概念虽然堪称是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却不是马来西亚人需要的那颗灵丹妙药,在花了国民海量的纳税钱后,大马各族群之间的冲突不仅没有降温,反而因为政治的纷扰和政客们的炒作,而变得更撕裂、对立。

无论是这几年希盟高唱的“绿潮恐惧”或是国盟的“捍卫马来人特权”,甚至是前阵子有摆摊的商家公然贴出标语说“拒绝卖给某族群,或是因为Era FM员工拍影片嘲笑兴都教徒们在大宝森节进行的仪式,这些都一再证明大马的族群冲突从1969年5月13日以来,从来都没有“变好过”,反而是在网络普及及社群媒体盛行以及政客们越来越不要脸也没有尊严的情况下,变得更糟糕了。

所以,昌明政府如果是真心实诚地想改变大马族群对立的情况的话,就需要明白一个本质的道理,513之后的大马,要想各族之间不要冲突不断、以歧视的言语和行为互相攻击,需要的是“相互理解”和“国民和解”。
而这两件事情并不是用几句歌词、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要想落实它们,就必须要从修改各源流学校的教育课纲、提升对于仇恨言论以及歧视性行为的执法速度与力度、设立一套在“选择性执法”时政府,及公务员能够被问责及惩罚的机制等方面着手。

不是靠说唱做到


举例而言,团结部并没有相关的法令,赋予他们权力去针对仇恨言论以及歧视性行为的通报进行执法,只能靠内政部及通讯部下设的机构(如警察、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等)进行执法。但我们都知道,这类型跨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合作关系,除非在特定的案件里有“上面施压”,不然效率就肯定会是树懒等级的了。

当然,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每当发生种族之间的冲突时,政治人物可以避免为了自己的“选票”或短期的媒体曝光,而选择用口水战来混淆视听,在问题还没有一发不可收拾前能够以协商、教育的方式更积极主动地和肇事者进行沟通,而不是披头就是在媒体新闻前隔空交火,导致仇恨的声量越滚越大。

不只是政治人物和各级政府官员,大马人民也必须更积极去重新想像我们要的马来西亚究竟长什么样子,并主动去走出自己的同温层和其他族群的朋友们沟通、对话。

只有当我们“相互理解”并且从过去的历史重伤中和解后,我们才有可能讨论各族群之间的团结、融合,不要“还没有学会爬就想要飞”地谈团结,我们一步一脚印,一起修复大马各族之间的巨大伤口。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会员专区

众声

威尔钢的威尔

王鑫业

相关文章

马在内4国成本优势不再 全球供应链恐大洗牌

大咖男星演孕妇 网惊:港剧太超前

67岁老戏骨续约两年 三度被挖角誓死效忠TVB

关晓彤0祝福鹿晗 爆分手后首露面

林芊妤被酸只会露肉 狂晒三点式反击

36岁女星当妈后大解放 深V白纱秀晒事业线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