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学习现场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林福南

看好文

文 文 文

看好文:学习现场|《再见福南》套书 用文字和回忆纪念故人

看好文:学习现场|《再见福南》套书 用文字和回忆纪念故人
看好文:学习现场|《再见福南》套书 用文字和回忆纪念故人
看好文:学习现场|《再见福南》套书 用文字和回忆纪念故人
看好文:学习现场|《再见福南》套书 用文字和回忆纪念故人
看好文:学习现场|《再见福南》套书 用文字和回忆纪念故人

 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然,正因为一个人寿命有限,时间赋予生命意义,在有限时间如何度过,要活得精彩或相反,取决于个人选择。人的生命会走向终结,但其精神仍可能延续,让已故者走过的痕迹不会随着生命结束而消失。

常听说,“活着就是迈向死亡”这句话,但有些人选择正面面对,珍惜活着时光,不浪费光阴,描绘独一无二的人生色彩。

紫藤文化企业集团创办人兼云手文创基金会发起人在1984年,从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归来后,短暂任职为工程师,辞职后和志同道合伙伴共同创办紫藤,并积极推动文化发展。

《终极解马》和《再见福南(1960-2023):纪念文集》以两本书为一套方式出售,让读者可从多个角度了解社会,以及透过不同领域人士视角,认识林福南这位文艺推手。

交游广阔和健谈性格,让他广结善缘,串联各领域人脉和资源,进而成为艺术、文化、茶艺等多重领域推手,将紫藤从当初小茶馆,逐步发展成知名文化企业和人文茶艺空间。

走过63年岁月,于2023年与世长辞。适逢忌日,大将文化与遗孀李佩娟接洽,出版《终极解马》和《再见福南(1960-2023):纪念文集》(简称《再见福南》)套书,以缅怀精神。

此套书由大将文化顾问林明志和李佩娟主编,其中《终极解马》为遗作,集结作者生前在报章专栏发表文章,从他的视野了解他对社会现象、时人时局描绘和分析,而《再见福南》记录友人和相知分享的交往点滴,让读者从旁人角度,重新认识这位文化推手。

林明志透露,他、大将文化与颇有渊源,过去超过20年,在彼此互相配合下筹办许多艺文活动。大将出版社(大将文化前身)于2000年出版著作《解马》,且他将视为尊敬的前辈。

他在离世后主动联络李佩娟,询问家属出版第二本《解马》意愿。

“我想他的作品一定会有人去做,而我想出版这本书(续集),所以厚着脸皮来找她(李佩娟)。当时不晓得她心情如何,幸好经沟通后,发现大家一拍即合,都想为福南做点事。”

林明志(左)与李佩娟担任《终极解马》和《再见福南(1960-2023):纪念文集》主编,希望完成林福南心愿,并缅怀后者。

李佩娟分享,《解马》出版后,其丈夫持续在报章专栏发表文章、对时事见解,期间曾有出版后续作品念头,唯一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出版收录50多篇文章的《解马》,已是近20年前的事,想到他人已不在了,第二本作品就称为‘终极’,因为不会再有后续。”

李佩娟说,她和林明志在出版第二本《解马》作品讨论中,意外促成《再见福南》纪念文集的诞生。

“最初我们计划出版《终极解马》,将专栏文章集结成书,后来想到很多熟人为福南写纪念文章,每个人从不同角度说故事。

“起初我们有整理这些纪念文章,觉得将许多不为人知故事集结成书的想法不错,既然要出版《终极解马》,不如将两本书一起出版,还可以收录其他人过去来不及发表的纪念文章,就这样一口气出版两本书。”

为纪念 也为道别

出版《再见福南》纪念文集,不仅为了纪念,也让他的好友有个好好道别机会。

要怎么纪念对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不同的人用的方式不同。李佩娟认为,透过朋友之间日常接触,或不同角度去记录相处点滴,可以是一种纪念方式。

《再见福南(1960-2023):纪念文集》收录林福南熟识友人写的纪念文章,分享他们与林福南相处点滴,让读者可以深入认识林福南。

“出版纪念文集出发点是为了纪念福南。有很多朋友很高兴这本纪念集可以出版,几个朋友说很感动,让他们可以做纪念。

“有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没机会和福南说再见而觉得遗憾,在福南生病时怕细菌感染,所以没有去探望他,这本纪念文集弥补他们遗憾,至少可以做最后道别。”

人都有多面性,不同角色展现不同性格色彩;李佩娟透过友人视角和故事分享,对丈夫有别一层认识。

“在他出殡时有一些文章传来,我看过后发现,有些人看待他的角度是我所不知道的。我觉得他做了很多事,有必要透过每个朋友、不同角度记录下来。”

相聚皆缘 纪念文章不强求

人缘极好,让其妻子李佩娟整理纪念文集征稿名单时面对一些限制,未能收录所有文章。

李佩娟披露,其丈夫朋友圈非常广,她尝试从后者手机通讯记录收集联络人资料,整理出建议征稿名单中,初期大约有300人,在有限时间内联系所有涉及人士工程浩大。

林明志(左)与李佩娟在访问期间,述说他们在出版套书期间经历,以及提起他们如何克服困难。

“我从福南手机通讯纪录去找人,发邀请函征稿。有些人婉拒,认为想说的话放心上就好,所以不写。

“有些人觉得千言万语,不懂从何写起,所以没写,也有一些人可能被遗漏,最终收录100多篇稿件。”

李佩娟指出,她抱着随缘心态筹备出版此纪念文集,并不勉强别人应邀交稿。

“没有刻意,谁想写就写。”

林明志说,他在去年7月左右接触李佩娟,双方讨论后择定同年9月截稿,计划赶在12月,即忌日举行新书发布会,但这么做实在太赶,且顾及紫藤股东大会当天许多股东和熟识都会出席,比较人齐,最终将发布会挪至2月中旬,紫藤股东大会后举行。

林明志和李佩娟对此次纪念文集不慎遗漏部分人士感到抱歉,希望未来若有机会二刷,可纳入相关文章。

林福南新书推介礼在紫藤茶原举行,与林福南相熟的文化、艺术等各领域人士齐聚,当时座无虚席,共同缅怀故人。

李佩娟坦言,此次她与大将文化发出联合邀请,向友人或熟识邀稿,但过程中出现一些挑战,包括有些人没有在限期内回复,不排除有些人许久未联络,已更换联络方式,信件未能传达,或其他原因无法应邀,所以无法收录所有受邀请者文章。

林明志说:“因为当事人不在,我们不知道这是否让他满意,虽然无法完全按照他心目中所想去执行,但我们尽一切努力。带着怀念心意,相信不会对我们太苛责。”

套书收入 或用作公益

套书编辑团队为了尽可能保留文章原貌,没有大幅改动文章。

林明志说,在出版和编辑《再见福南》纪念文集过程中,多数文章字数都在预料范围内,当发现一些字数超出范围,也会和作者反馈。

“我们尊重作者,不会大改,只有在一些情况,如觉得作者文章写得可能不够完整、句子不通顺,或错别字时负责校对更正。

“有些人用英文书写文章,我们不会翻译,原汁原味地呈现;一些朋友用画作或书法表达,音乐人则用歌曲,纪念文集记录相关歌曲歌词,尽量满足多元需求。”

他指出,其团队考虑在未来为纪念文集推出电子书,以收录之前不慎遗漏文章,也可置入二维码,让读者聆听音乐人作品。

林明志指编辑林福南套书过程中,难免遇到截稿、校对等许多现实挑战,但所幸套书顺利出版。

林明志也说,此套书推出1500套,即共计3000本,而版税收入将交由家属处置。

对此,李佩娟透露,她与家人有意将版税收入用作公益活动,但目前尚未有定案。

“想到数目不会太大,不会特别设立基金会,我们可能会以慈善捐款方式做公益,但现在还没想好。

“福南是个风趣的人,什么都能谈,他说过百年归老后,要办七七四十九天丧礼,替紫藤筹款、成立基金会。

“他生前喜欢热闹,说49天足够让朋友表示心意,也可以让朋友们齐聚;我想这大概是他的遗愿。”

现实考量不允许办49天丧礼,但家属为举行7天欢送仪式,让他的亲友有机会和他道别。

李佩娟形容,其丈夫林福南性格风趣健谈,交游广阔,也喜欢热闹,所以家属遵循他的喜好,为他举办长达7天欢送仪式,让他和亲友好好道别。

李佩娟提到,其丈夫是个博爱的人,有很多事情做,亲友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他总会保留时间给家人,珍视彼此相处时光。

“他活着就要做些事情,不要无所事事度过一生,要活得精彩,有价值。

“正如这句话意思,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ime. It is measured by moments(生命价值不在于时间,而在于那些瞬间)。”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学习现场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林福南

看好文

相关文章

美国对等关税|美零售商警告特朗普 关税政策将致货架缺货

54岁陈慧珊罕现身综艺 零滤镜状态惊人

TVB御用恶人患癌花光积蓄 “最多只剩1年命”

宇宙鬼斧神工 哈勃公布天鹰星云非凡“雕塑”

真有“天王嫂训练班” 豪门选媳妇着重“这个”

向中国泄露军情 美陆军官判监7年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