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家中长辈可能变得愈来愈“挑嘴”,这并非只是闹情绪,而是生理机能退化导致饮食习惯改变。如何让他们吃得下、吃得营养,是家人需要关心的重要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当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即进入“高龄化社会”,达14%则为“高龄社会”。
全球都有长者营养不良的问题,主要原因来自生理老化,例如肌肉与矿物质流失、体脂肪增加,牙口变差、味觉退化、肠胃功能下降等,都可能导致食欲不振,进一步影响健康。若能针对这些变化调整饮食,便能事半功倍。





许多长者因牙齿脱落或咀嚼困难,影响进食意愿。此时,可选择质地软嫩、易消化的食物,例如:
■ 水果泥、蒸蛋、炖煮至软烂的饭菜,减少咀嚼负担。
■蔬菜、水果可用果汁机打泥,但避免过滤渣质,以保留纤维。
■肉类可选择炖煮鸡肉、鱼肉、豆腐等较软的蛋白质来源,帮助营养吸收。
巧用天然调味,提升食欲
随着年龄增长,长者的味蕾逐渐减少,可能导致食欲下降,甚至偏爱重口味食物。但过度摄取高钠调味料不利健康,因此可以利用天然食材来增添风味,如:
■ 醋、柠檬、黄梨——提供微酸口感,刺激味觉。
■ 枸杞、当归、香菇、海带、干贝——增加天然鲜味,让食物更美味。
■ 避免过量盐、酱油、加工食品,减少钠摄取,维护血压健康。
食量变小?少量多餐更有效
长者因肠胃功能退化,常出现食量减少的情况。此时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除了三餐外,适当安排点心,例如:
■水果、坚果、全谷类点心 —— 提供均衡营养。
■乳制品(牛奶、优格)、豆制品(豆腐、豆干)——增加钙质,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避免油炸、重口味加工食品,以免影响营养吸收与消化。
长者的饮食需要更多爱心与耐心,透过多样化的食物选择与适当的饮食调整,不仅能增进食欲,也有助于维持健康与生活品质。让长辈吃得开心、吃得健康,陪伴他们乐享幸福晚年!
整理:K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