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成语叫“兵不厌诈”,意指是在战场上用手段去迷惑敌人,希望可以打胜仗。殊不知,还有一种法术叫“移山倒海”,就是使用障眼法或幻术,使敌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误判吾军行踪。古代传说中的女将樊梨花,擅长运用“移山倒海”法术,令敌人闻风丧胆。
槟城姓周桥旁有一间金针神光岸庙宇,祠内供奉着“移山倒海樊梨花”神尊。樊梨花的故事主要流传于《薛丁山征西》这本小说。“移山倒海”主要是形容衪法术高强、神通广大,拥有非凡的战斗力,行军作战时能够借天地之力,移动山川,引导江海,使大海翻腾,击退敌人。
金针神光岸庙宇是于2005年3月18日落成,至今已度过20个年头。据说,这是全槟唯一一间公开让信众参拜的樊梨花神尊庙宇。





该庙发起人兼“迎风世家”传人周国安师父(76岁),是于1985年加入“迎风世家”学习道法,师承道教名师已故胡光华。
(摄影:程文慧)
周师父向《中国报》透露,“移山倒海”乃是樊梨花元帅跟薛丁山交手时使出的一种法术。“职是之故,有人说我们是‘魔教’,但‘移山倒海’并非变魔术,你相信它有就有,不相信就没有。所谓水能载舟,亦能复舟,我们可以相信,千万不要迷信。”
“魔教”一词含有贬意,通常在武侠世界中指代正派人士眼中的邪派组织。

周师父说,随着时代的改变,如今这种法术已鲜少使用。“现阶段,我在作法时是透过持咒、诵经、画符召请天外天诸神,即是三十三天天外天神灵。只要平时勤念经,在施法时刻,神灵就较易上身了。惟这无关跳乩文化。”
周师父也大方的公开他在作法时念诵的“总拜请经文”,最后三句是连续念诵“阿弥陀佛”各三次,充满着浓浓的佛教意涵。

小辞典
拜张康为师 学独门秘法
“迎风世家”是一个以太上老君为祖师爷的门派,拜在门下的弟子可以学习独门的秘法,如画符、解咒、驱邪、解除冲犯等法术。其创教人是槟城亚依淡天衡山清观寺已故张康师父,张康师父生前收胡光华道长为徒。
由于张康师父之修行,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界,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知名度,吸引本外地的修道者,慕名前来拜师,学习其独门秘法。目前,已故胡光华师父,在槟城享有盛名的徒弟计有杨庆隆、吕连有、周国安等。

闽南语谐音“我”不重要
连串数字 独缺五
樊梨花元帅神座后中央,悬挂着一块“玄玉公帝”的牌匾,这是胡光华师父在生时给周国安师父取得封号,一旦其往生后也将会列入仙班。
再者,另一块红色神牌上左右两排写着:一二三四六七八九,九八七六四三二一,唯独缺了一个五字。周师父解释说,闽南语“五”跟“吾”谐音,指的是“我”,“我”其实并不重要,所以要去掉“我”。
“这连串的数字是一个阵法,主要是阻挡外面的敌人,使之无法攻入。普通人是看不出端倪的,唯有同道中人才看得出个中的诀窍。”
有别于其他宫庙,金针神光岸的膜拜仪式是以“四”为吉数,点燃四枝香向直插,左右横摆各四杯茶、四杯酒。
每年樊梨花元帅千秋宝诞,该庙一般上会用“阵图酒杯与油灯法”为信徒补运。据周师父说,这种法事就是在某某人脸上画符,使之具有好人缘,缺点是施法者易损元气。由于年事已高,如今周师父仅采取预约制方式为善信作法。

“迎风世家”秘法 渡人无数
周国安师父在20岁时,遇到生命中的贵人-胡光华师父后,就开始跟他修练。此前他也是清岩宫坛主。
他说,金针神光岸庙的前身是太上老君庙,后来太上老君迁至后面的海外宫法坛后,就转为供奉樊梨花元帅。
根据记载,樊梨花是中国唐朝一位女战将,擅长兵法,与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她也是薛丁山的妻子,薛刚之母。在《薛丁山征西》小说里,樊梨花乃西突厥寒江关守将樊洪的女儿。八岁时就跟随骊山老母习艺,前后八年,精通“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术。艺满下山时,骊山老母特别赠送给她一把诛仙剑、打狗鞭、混天棋盘、分身云符、乾坤圈等法界法宝。
当年,胡光华师父以“迎风世家”的秘法,协助信众解除冲犯、驱鬼,渡人无数,门生分布各角落。时至今日,“迎风世家”在槟城已有百年悠久历史。

庙宇坐东朝西 是福地
早前,曾有不少风水师批断金针神光岸庙宇的地理位置绝佳,周师父说,“有一位风水大师的朋友跟我说,这里是福地,有缘镇守这里的神灵都会香火绵延,太上老君法坛就是最佳明证。”
金针神光岸属坐东朝西的风水格局,与闽南语的“坐东看西吃得嗨嗨”谐音,自有其一定的道理。
周师父补充,很多人都不晓得,黑令旗是由樊梨花元帅所发明。“黑令旗一出,邪魔外道皆不能入侵,只有遇到十万火急的情况,才会派上用场。”
周师父即席跟大家分享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则真人真事。“30年前有一位朋友曾托我帮他宅弟安神,30年后他身体健康亮红灯,就上门找我理论,我跟他说,年纪大了身体难免会出现毛病,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要走这条路,这不能怪罪于宅弟不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