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每天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为器官和肌肉提供氧气与养分,确保身体正常运作。然而,许多人往往忽略心脏发出的求救讯号,错过早期发现心脏问题的机会。

某些看似无关症状,皆可能与心脏健康息息相关。专家提醒,了解这些征兆,有助于及早察觉潜在心脏问题,避免延误治疗。
●握力减弱
当我们抓握物品时,心脏会将额外血液与氧气输送至肌肉,以提供足够力量。然而,若心脏供血不足,肌肉可能因此变弱,导致握力下降。这并不一定代表心脏有严重问题,但若同时出现胸痛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以确保心血管健康。





●小腿疼痛
当腿部动脉变窄,血液循环受阻,乳酸就可能在肌肉中累积,引发疼痛,这可能是周边动脉疾病(PAD)的表现。这种情况较常见于吸烟、高血压或高胆固醇患者。有些人需要走较长距离才会出现不适,而有些人则会很快感到疼痛,甚至影响日常活动。如果疼痛持续,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应尽快就医,以免血管阻塞恶化。
●胸口有灼热感
许多人认为胸口灼热感只是消化不良的表现,但这也可能是心脏问题警讯。专家说明,心脏问题与消化不良的疼痛,有时难以区分,但可透过发生时机来判断:如果疼痛在运动时出现,休息后缓解,则可能与心脏有关;而消化不良通常与进食有关,并不会因运动而加剧。若频繁感到类似胃灼热的症状,最好咨询医生,以排除潜在心脏疾病风险。
●喉咙窒息感
心绞痛是心脏病典型症状,除了胸痛,也可能引发喉咙窒息感、紧绷感或不适。专家提醒,这种症状与心脏无法有效供血有关,导致乳酸在体内累积,使喉咙产生压迫感。有些患者发现,自己能承受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这可能是冠状动脉狭窄的征兆,甚至预示着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肩膀、手臂或下巴疼痛
心脏不适可能透过神经传递至肩膀、手臂或下巴,导致疼痛。特别是在运动时出现的不明原因疼痛,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其中,乳酸的累积会刺激神经纤维,使患者感到胸部、肩膀或左臂疼痛。若这类疼痛频繁发生于休息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预防从小改变做起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仅能减少心脏病风险,还能让心脏维持最佳状态。以下几点建议,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戒烟:即使少量吸烟也会增加心脏病与中风风险,二手烟同样有害。
●控制饮酒:过量饮酒可能导致高血压、心律不整及心脏衰竭。
●健康饮食:选择富含营养食物,例如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与血压。
●降低胆固醇: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病风险。
●稳定血压:高血压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监测血糖: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联密切,应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
●维持适当体重:过高腹部脂肪可能导致心脏与血管负担加重。
●规律运动:适量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高血压、胆固醇与肥胖带来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