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Like周刊

会员专区

范俊奇

好好生活

字癖阵

文 文 文

范俊奇:女性的神奇变身

以前,贫困交迫的以前,据说逃荒的时候身边若是带着个女儿,怎么说都是好的,因为女儿懂事,吃得了苦,比儿子温顺体贴。而且必要时,女儿可以变钱——这样的潜规则,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竟然是可以被谅解的,也竟然是默许的。

前些日子吧,张艾嘉出了本书,书名直截了当,就叫《女儿》。读了其中一两个篇章,发现那其实是一本结合了两个人的自传,一半是她母亲的,另一半才是她自己的。很多女人,其实和张艾嘉一样,都是出嫁之前先圆满了女儿的角色,随后跳进婚姻,即挑起大梁,担纲起妻子和母亲的双重角色,最后出场的,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总是最难演得好,也最难演得让周围的人称心满意的。就连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对自己懊恼多过对自己嘉许。而终究有那么一天,父亲和母亲都不在了,女人这才正式卸下女儿的身分,也终于安心让自己黯淡下来,因为不再是谁掌上的一颗明珠,也不需要担心自己偷偷受的、不敢声张的委屈,会让牵挂自己的人心疼。

张艾嘉

每个女人,都有两个推辞不掉的角色,一个是母亲的女儿;另外一个,是女儿的母亲,但她们最享受也最没有压力去扮演的,其实是被捧在手心,即便是落难,也被当作落难公主来疼惜的,父亲的女儿。

女人的双重角色

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张艾嘉竟七十一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倚老卖老了。可她上面毕竟还有一个九十七岁的母亲哪,“父母在,不言老”,不过有一次,她母亲问起张艾嘉的岁数,听后禁不住开怀大笑起来,指着张艾嘉说“你也是老人了”——那其实是多么幸福又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啊,做女儿的,可以和母亲一起变老,可以和母亲一起,变回又任性又不讲理的老小孩。

所有的老人,老到一定的岁数就会变回小孩,需要被骄纵,也需要被监督。不是每一个做女儿的都有福气,有机会把角色对换,让变成小孩的母亲,成为自己的女儿——但同样是当女儿,当父亲的女儿,和当母亲的女儿,在角色的扮演上,以及在感情的接收和输出上,终究还是有所分别的。

有一次,张艾嘉说起当空军的父亲,飞机失事的时候她才七岁,因为一直没有生活在一起,所以对父亲的印象其实十分模糊,可等到捧着父亲的骨灰那一刻,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竟止不住地哭得莫名的伤心——除了血缘,张艾嘉不解地说,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解释,因为只有亲情,在这么多类别的感情当中,是最不需要培养,是即便面对人世间种种考验的围剿,依然最浓厚,也最蒂固根深,怎么刨也刨不干净,怎么切也切除不断的。

张艾嘉《女儿》

同一栋楼的女孩

于是联想起和我住同一栋楼的小女孩,我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关于她的身世,泰半都是道听途说听回来的,只知道她有个越南籍母亲,却在她父亲一出事,中了风失去工作能力之后就回越南去了,说是家里兄长催她回去处理祖屋分配事宜,结果一飞回去就没有再回来。

我依稀记得第一次看见她,瘦瘦小小的,约莫五、六岁的样子,陪着很年轻就中风,行动不太方便的父亲,下楼到社区附近的茶室吃饭,而她总是懂事的走在父亲前头,只要在狭窄的人行道上遇见赶路的行人急步向他们走来,她就挡在父亲前立正身子,避免父亲被冒失的路人撞倒,然后每次过马路前都会停下来,把单薄的肩膀怂起,好让拖着左脚行走的父亲,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可以按在她小小的肩膀上,稳定身体的平衡感。

疫情过去之后,她长高了不少,应该有十一、二岁了,开始有了亭亭玉立的样子——我还是不知道她的名字,每次遇上,对她点点头表示友善,她总是害羞把头扭到一边,手里抓着外带的餐点,不太习惯和陌生的眼神打交道。有一次,外头下极大的雨,我折回头拿雨伞,再下楼的时候,恰巧和他们父女俩挤在同一趟电梯,我戴着口罩,却还是嗅到了空气中一股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一点点焦躁,一点点不安,以及一波又一波,对外辐射出对家以外世界带有的警戒和防范。

我偶尔在想,生命既然派给了她这么样一个女儿的角色,显然是要她去推一个命定的沉重的磨盘。而上天的磨盘虽然转动得极慢,却磨得奇细,她总会收获岁月替她筛滤过的,我也一直会记得,曾经在停车场抬起头,正好看见她站在凳子上踮起脚,代替行动不便的父亲把洗好的衣服挂上晾衣架,那画面就像一把手工刀,轻轻一挑,就雕刻出每一个别人的女儿的样貌,不管是甘是苦,那一世牵牵绊绊的情分,就好像来来回回抚摸身上某处疤痕那样,都值得细细地,回味一辈子。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会员专区

范俊奇

好好生活

字癖阵

相关文章

看好文|甄子曰专栏: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看好文|黄泉安:习主席回去了,安华正忙什么?

乘Hong破浪|刘拯穅:减息信号频现,市场资金将如何洗牌?

余根进:通过大度取胜,因过度计较而输!

林荣国:补选、辣妹、还有短裤

林明志:老师教我评论事情的一些简单原则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