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以童为镜

何书卫

会员专区

众声

文 文 文

何书卫:当孩童牵着家长选课时

小学课后才艺班招生展上,我用许多能引起父母共鸣的例子卖力解说。从3M制度谈到敦马哈迪的2020愿景,再谈到当今马来西亚职场现状。父母们频频点头,毕竟我们年纪相仿,经历相似,都深切体会过这个时代的种种挑战。然而,当父母弯下身板与孩子低声讨论几句后,往往只能苦笑道:“他不喜欢,我也没办法。”
 

看着那个身高不过100厘米、年仅7岁小娃,我笑着说:“没关系,将来有兴趣再来报名。”这一幕折射出家长的迷茫——当孩子连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都很吃力时,我们究竟该根据孩子的“喜欢”来决定学习内容,还是依赖家长的人生经验,判断孩子需要加强哪些技能?
 

小时候,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妈妈带着咳嗽不停的孩子去看医生,看诊后问医生可不可以吃橙子,医生答:“可以,补充维他命C对痊愈有帮助。”妈妈接着问:“从冰箱拿出来的也可以吃吗?”医生答:“没问题。”然而回到家,妈妈却说:“不准吃,等咳嗽好了再吃。”医生没错,他是专业西医;妈妈也没错,她是照顾孩子起居饮食的专家。
 

孩子的华文科成绩经过学校专业评估确实没有问题,但他无法完整朗读一篇短文是事实,缺乏自信在众人面前表达看法也是事实,甚至连清楚描述在学校发生的事情都显得吃力。那些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必然会意识到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并希望加以培养。因为他们自己在职场上,早已深刻体会到表达能力不足所带来的苦果。然而,不少家长却把选课决定权,交到了孩子手中。
 

近年来,一种论调在家长群体中颇为流行——“孩子喜欢就好”。我并不反对这种源自西方的亲子模式,我自己也曾受惠于这种自由氛围,确实能让孩子感到轻松愉悦。然而,这种随性的教育方式,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持续的亲子沟通作为支撑,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给予孩子引导,才能在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让孩子最终“有心栽花花自开”。


别以特例为依据

以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为例,他出生于1993年,10岁时父母相继离世,未能接受正式教育,直到15岁才开始学习汉语拼音,18岁才学会认字写字。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依然创建了一个足以与星巴克抗衡的商业帝国。如果家长以这“14亿分之一”的特例作为依据,认为孩子随波逐流仍有机会“鱼跃龙门”,那么还不如去买彩票,中奖概率或许更高。

请家长用自己的智慧为孩子指引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随孩子小手指头指向的方向。因为你所指引的,是整个家庭未来的幸福,而孩子所指的,仅是他个人当下的快乐。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以童为镜

何书卫

会员专区

众声

相关文章

21岁爱子患罕病无法自理 影帝忍痛送长照中心

阿娇激瘦生图曝光 网赞重回颜值巅峰

看好文|甄子曰专栏:安华摸到门路

57岁周慧敏无滤镜状态 脸上一部位瑕疵引争议

木村拓哉挑战台湾微辣 一口就皱眉直呼受不了

因缺钱狂开演唱会?张学友回应了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