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小品

儿童写作那些事

文 文 文

儿童写作那些事|关嘉辉:作文教学中「教」的艺术 —— 少即是多(下)

 幸运的是,在作文教学的漫漫征途中,有一批独具慧眼的教师已然觉醒。他们深知「少即是多」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蕴含著无尽智慧的教学法宝。这些教师勇敢地摒弃了旧有的繁杂套路,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却成效斐然的探索之路。

 与之相反,深谙「少即是多」艺术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另辟蹊径。他们不会一次性给学生灌输海量写作知识,而是立足学生实际需求,精选一两个关键写作要点,深入引导。

 以「我的家人」主题作文教学为例,教师未面面具到讲解写人方法,仅聚焦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先让学生聊聊家人特点,再选取一位学生描述父亲严厉的事例,引导全班思考:事例中父亲哪些言行、表情能凸显严厉?学生们踊跃发言,像 「父亲皱著眉头,眼睛紧紧盯著我,大声吼道:『你怎么又犯错了!』」「父亲把手中报纸重重摔在桌上,双手叉腰,气得脸都红了」等细节脱口而出。教师肯定并补充后,让学生融入作文。如此,学生经思考讨论,深刻领悟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关键作用,且能学以致用。

引导自主发现问题

 作文讲评环节同样如此。有些教师习惯罗列学生作文的各类问题,从错别字、语法错误,到内容空洞、结构混乱,逐一剖析纠正。而懂得「少即是多」的教师,只会选取一两个代表性问题,如 「文章缺乏真情实感」。通过展示几篇典型作文,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情感真伪深浅,自主发现问题。


 接著组织小组讨论,共同探寻如何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像回忆真实经历、捕捉情绪变化等。最后让学生依讨论结果修改作文。这般讲评,既助学生认清自身问题,又激发修改积极性,提升写作能力。

 此外,「少即是多」还体现在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上。写作需长期积累与坚持,若学生无兴趣,技巧再多也难出佳作。教师教学时应避免过度强调技巧规范,著力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感受写作乐趣。比如常组织「故事接龙」「创意写作比赛」 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于游戏中锻炼写作;鼓励写日记、随笔,记录生活点滴与内心感受,使写作成为生活日常。

 总而言之,「少即是多」 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作文教学的前行方向。它指引教师精准聚焦学生需求与写作本质,以简洁高效之法,为学生写作梦想助力,助其冲破「怕写作」阴霾,翱翔于「爱写作」蓝天,书写精彩篇章。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儿童写作那些事

相关文章

儿童写作那些事|关嘉辉:高分作文的背后,被格式化的感动(上)

儿童写作那些事|关嘉辉:作文教学中「教」的艺术~少即是多 (上)

儿童写作那些事|关嘉辉:如何掌握写作的方法

儿童写作那些事|关嘉辉:在阅读中提升语言敏感度

儿童写作那些事|关嘉辉:怎样的文章才堪称优秀?

儿童写作那些事|关嘉辉:小学生作文需要做誊清吗?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