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学习现场

绘本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看好文

文 文 文

看好文:学习现场|翻开书页走进大自然 梁玉美绘本护生态

看好文:学习现场|翻开书页走进大自然 梁玉美绘本护生态
看好文:学习现场|翻开书页走进大自然 梁玉美绘本护生态
看好文:学习现场|翻开书页走进大自然 梁玉美绘本护生态
看好文:学习现场|翻开书页走进大自然 梁玉美绘本护生态
看好文:学习现场|翻开书页走进大自然 梁玉美绘本护生态

 艺术源于生活,只要用心发掘,生活周遭可以作为创作灵感。因为热爱绘画和大自然,国内画家梁玉美用本身擅长方式,即透过图画和创作来推广本地生态保育,提醒人类要做好地球管理者本分。

或图画书(picture book)是以图画为主的书本,当中不乏以图画和文字为叙述手法的作品,或纯图画的“无字”。魅力在于其精美图画让人赏析美好事物之余,还可跨越语言距离,让尚未识字的年幼少儿都能阅读。

它是老少咸宜读物,随着每个人切入故事的角度不同,或以不同心境去阅读,每次解读都有新体验。

梁玉美是本地绘本画家、画家兼美术教师。她透过实地考察为绘本绘图,尽可能还原真实,并推广生态保育。

梁玉美(阿米)来自槟城大山脚,是画家、画家兼美术教师。她至今已出版19本,其中7本与生态保育相关,包括《我属于森林》、《一个海马的故事》、《猴姐姐》和 《犀鸟的守护者》等。

梁玉美说,过去20年,一提起,多数人想到国外如中国、台湾、日本,本地市场基本上售卖以英文为主或翻译自外语的,本地创作并不广泛。

她在2005年,透过文桥传播中心举办的2天1夜营会接触,而美如画、引人入胜的画面让她大开眼界,开始对产生兴趣。

梁玉美(右二)参与补助金计划,有机会走入校园,向师生展示她的作品,并分享绘本绘制过程。

“我修读纯美术系,对画面感到震撼,那段时间看了好多著名;我不是插画科班出身,就多看些,从中了解绘制方式。”

她从2006年开始投身图画创作圈子,《不爰自已的小圈圈》是她首部作品。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梁玉美的坚持和努力迎来正面回应。她在踏入而立之年后终于盼来绘图机会,文桥有意出版《不爰自已的小圈圈》,邀请她绘图,这次契机让她的名字首次在出现。

后来她与文桥再次合作,为多本以生命教育为题绘图,并承接绘图工作,从实践中累积经验和提升画功。

《不爱自己的小圈圈》绘本,开启梁玉美为绘本绘图和创作之路。

现实挑战虽多 不曾放弃梦想

虽然喜欢画画,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梁玉美报读绘画班,甚至在中学毕业后也未能如愿攻读美术课程。

“我早年在拉曼学院念建筑工艺系文凭课程,毕业后当工料测量师,后来遇到1997年经济风暴,建筑业遭殃,我被派出国工作,存了一笔钱后回国以半工读方式,在吉隆坡美术学院读纯美术系文凭课程。”

早期从事建筑业工作,但梁玉美从没放弃画画和梦想。她工作期间不忘磨练画功,尝试画短篇儿童漫画,持续投稿,但觉得自己未能以作画维持生计,不敢贸然转行。

《Into the Night,Gliding》是梁玉美在2023年荣获Yusof Gajah 插画奖荣誉奖的作品,书中讲述作者为了解鼯猴参与夜间探索,从中发现其他夜行生物栖息的有趣经历,藉此提醒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她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换过几次工作,也曾重返建筑业工作,发现自己仍喜欢画画,决定申请国际学校美术老师一职,执教鞭长达8年,期许拉近梦想之间距离。

从绘图与出版过程中,梁玉美对有更深入了解。

她也说,绘图过程需发挥想像力,“作者未必以文字交代细节,绘者的图就要作补充”,同时要自行拿捏分镜、构图。

“早期跟着原文来画图,没有特别调整,现在我懂得拿捏,后期去过田野调查,发现有时和现实不符的细节,这是种挑战。”

《我属于森林》绘本与马来熊保育有关,故事讲述马来熊被走私者抓走、企图贩卖,后来被保育者拯救,回归自然生态的经历。

实地考察 创作最真实

梁玉美在2018年,为《绑“焦瓦”的学童》中巫双语绘图,让读者透过图画,得知50年代砂拉越峇里奥(Bario)原住民学童非一般上学经历。

她在绘图前从未踏足峇里奥村落,无法想像当年原住民学童如何长途跋涉到学校上课和解决温饱的真实情景。

梁玉美认为网上资料未能有效帮助她绘图,所以萌起实地考察想法,以便能向读者呈现准确、真实资讯。

“我觉得需要去峇里奥实地考察,于是自掏腰包,叫上一个会摄影的朋友同行,后来再找了2个朋友,去了5天4夜,主要考察森林、长屋、衣着和50年代上学情况,也了解原住民用的器具,如刀、吹箭筒(blowpipe)。”

阿米老师田野地图

对于为何选择以生态保育和本地生态为创作主题时,她说,她喜欢贴近大自然,并希望能透过自身力量,唤醒民众保护地球,尤其自然生态保育觉醒意识。

“我是基督徒,《创世记》有提到人类是地球管理者,应该做个生态好管家,而创作是我的才能,我想我作为基督徒,可以在生态保育方面付出。”

大自然题材 推动生态保护

实地考察或田野调查是创作灵感来源之一。梁玉美在2018年11月再次踏上旅途,自费到沙巴山打根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BSBCC)考察,意外促成以马来熊为主角《我属于森林》诞生。

她说,其画风倾向写实,希望尽可能还原真实。“我注重生态,Q版角色可能不合逻辑。

梁玉美创作多本绘本入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组奖项,以及2021年马来西亚儿童读物联盟(MBBY)特选本土优质儿童读物。

“虽然想让读者了解本土生态,但也不想出版教科书类型,同时本地作者比画家少,我透过上课进修,训练自己写作;这本马来熊保育由我写和画图。”

她随后前往柔佛目睹海马保育者提到的海草床,接着也到霹雳柏隆天猛莪(Belum Temenggor)森林区,收集蜂蜜采集者兼犀鸟守护者资料。

“很多人以为东马才有犀鸟,但事实并非如此,且我觉得保育者功劳需要被人知道。”

“每个田野充满未知数,都是挑战,也是乐趣;我喜欢大自然,没去过的地方,让我有新的认识,是乐趣,比如知道西马柏隆天猛莪可以看到10种犀鸟,东马只能看到8种。”

阿米绘本系列2019-2024

梁玉美披露,版权和卖书收入微薄,若经常自费去考察,会让她面对入不敷出问题,所以她尝试申请补助金,在补助金帮助下维持创作,为生态保育献力。

她提到“培养重视生态的读者,要从自己做起”,因此近年参与Pardicolor艺术基金野生动物相关艺术项目,而最新出版的作品,为讲述雪州新古毛鸟类生态的《A Journey into Colour》绘图。

此外,梁玉美三部作品,即《绑“焦瓦”的学童》、《我属于森林》以及《一个海马的故事》获选为2021年马来西亚儿童读物联盟(MBBY)特选本土优质儿童读物,其中《绑“焦瓦”的学童》也入围为2022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翻译组奖项。

《The Music of Inner Land: Dance with Nature》荣获2024年Yusof Gajah插画奖成人组首奖

在2023年,她凭着《Into the Night,Gliding》获颁Yusof Gajah插画奖荣誉奖,隔年作品《The Music of Inner Land: Dance with Nature》荣获2024年Yusof Gajah插画奖成人组首奖。

梁玉美认为,获奖对她是种肯定,即付出被看见,也鼓励她和其他创作者持续提高创作水平。

她坦言,创作和出版路上挑战重重,而她在2018至2024年,短短7年内创作10本,期间要兼顾画室运作和美术班教学,难免身心疲倦,需要时间休息和沉淀,以便重整再出发。

她期许更多人赏析价值和珍惜地球资源,也希望自己能吸收更多养分,再继续透过,推动艺术发展和让更多人关注生态保育。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学习现场

绘本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看好文

相关文章

看好文|甄子曰专栏: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看好文|黄泉安:习主席回去了,安华正忙什么?

乘Hong破浪|刘拯穅:减息信号频现,市场资金将如何洗牌?

余根进:通过大度取胜,因过度计较而输!

林荣国:补选、辣妹、还有短裤

林明志:老师教我评论事情的一些简单原则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