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刻板印象,看见华裔警察的热血与担当!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老话,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在马来西亚皇家警察部队中,有一群华裔警察,他们怀揣着热血与理想,穿上制服,肩负起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
他们或许曾面对家人的不解、朋友的疑惑,但他们用行动证明,选择“当差”不是无奈之举,而是对正义的追求,对社会的担当。





今年3月25日,是警队成立218周年纪念日,《中国报》特别推出“警察故事系列”,走近这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聆听他们在“当差”路上的心路历程,了解他们如何克服挑战,在警队中发光发热,用行动诠释真正的男子汉!
读书时因看到当警察的表哥“陀枪”英勇帅气,穿着蓝色制服展露英姿飒爽,影响马六甲警察总部刑事调查组主任刘健雄列警察为小时候的志愿,并在毕业后加入警队服务。
他在刑事罪案及商业罪案调查组30年,凭其超强洞察力的侦察思维,成功侦破多宗偷窃、抢劫、网络诈骗案。

他是于2024年被调任甲州刑事调查组主任,也是目前甲州警队持有最高警阶及职位的华裔警官,掌管警队关键部门,D1组至D14组皆属他管辖。
把警察视为终身职业的刘健雄助理总监(59岁),是在马六甲郊区马日丹那出生及长大,他接受《中国报》独家专访时,畅谈他持枪、执法的经历,以鼓励更多华裔青年加入警队,为国家服务。
刘健雄指出,小时候的他被担任警察的表哥影响,深深被枪械、纪律生活及穿在身上的蓝色制服吸引,立志要长大后当警察。
家中7兄弟姐妹排行第5的他,升上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就读人文科学时,一心想让自己融入纪律团体,因此加入后备军以过“陀枪”、自律生活。

大学毕业后,刘氏于1995年顺利当上警察,分别在彭亨关丹、劳勿任职,随后在马大考取科学调查文凭,成为第一届毕业生,接着先后在冼都、昔加末、柔佛、霹雳、武吉阿曼的刑事罪案及商业罪案调查组任职。
他坦言,大马警察的历史比我国独立更悠久,拥有完好的系统,从加入警队穿上蓝制服那一刻开始,就不曾有转行的念头,把警察视为终身职业。
从30年“当差”经验,他认为警察的职责是维持公共秩序、保护国家安全,虽面对严峻挑战,不过所提供专业服务还是备受民众尊重,因此年轻华裔应抱着“好男应当差”思维,加入警队阵容。

罪犯随科技“进化”
警察思维需抢先一步
匪徒魔高一尺,警察就得道高一丈!
刘健雄在警队30年,主要在刑事罪案及商业罪案调查组,也直言警察的思维必须比匪徒“抢先一步”,让对方未造案就得先破案。
刘氏说,调查需要耐心,与《犯罪现场调查》中的电影不一样的是,案发周围的公共资讯,对于侦破刑事案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询及20年前的罪案与目前有何不同时,他说,一般刑事案件仍沿用着传统惯例的干案手法,只不过在科技“进化”下,干案过程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10多年前,偷车可能需要时间及干案武器,现在偷窃货卡只需使用主钥匙、编程钥匙、干扰器等,不费3分钟货卡就被偷走。”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日益猖狂,不法之徒通过投资、爱情包裹等伎俩,骗走人民血汗钱,手法虽千篇一律,但欺骗案仍不断发生。

线上诈骗 钱到手消失无影踪
不论在大城市或小地方,罪案随时随地可发生,科技的进步让匪徒可以“隔空”造案!
刘健雄在商业罪案调查组处理无数案件,为打击诈骗罪案,他曾到中国与公安携手破案,惊叹科技发达使罪案“无孔不入”。
他说,疫情期间国人大量接触网络世界,使受害者未与对方见面也能在线上骗钱,这也是警方面对具大的挑战。
他指出,近两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讲述爱情骗局、诈骗园区,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此电影如同真实诈骗手法,大部分情节确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可成为人们借镜。
“人们迈入电脑化时代,任何资讯垂手可得,不法分子盯准人们的贪婪之心,先让受害者尝到甜头,再骗走他们的钱,钱骗到手就马上关闭整个网站,让受害者找不到对方,发现受骗为时已晚。”

做警察随时待命
感恩妻子身兼父职
身为警官的刘健雄长时间不在家,其贤内助身兼父职,教育两名孩子方面一点都不马虎。
由于工作关系,刘氏与家人聚少离多,因此非常感恩从商的妻子在过去20多年,同时扮演“严父严母”的角色,把孩子教育成人成才。
刘氏在访问中悄悄地告诉记者,不论是在家或在外,孩子最怕妻子,相信是因他的职业及本身是有纪律的人,让妻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像他一样严厉。
“警察没有假期可言,必须随时待命,别人在休息、放假,我们在埋头苦干,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与家人的关系,家人了解警察职责,也敬佩对工作的热忱。”
他也回忆曾远赴苏丹参与联合国—非洲联盟达佛混合行动(UNAMID)、与外国警方配合调查,侦破无数案件,互相学习及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