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赖芊翠

千羽漫言

文 文 文

赖芊翠:惹事的文字

写评论文是一场冒险。

一直以来写生活小品文居多的我,开始写评论文纯粹是无意为之。第一篇评论文发表于2023年11月,写的是以巴冲突事件的外交照会。一年之后,在评论版变得异常活跃,几乎每周一篇。说真的,生活小品文和评论文的笔触是两码事,前者娓娓道来,润物无声;后者言辞锋利,字字戳心。小品文像一杯温热的茶,缓缓入喉,余韵悠长;评论文却像一杯浓烈的咖啡,初尝苦涩,回味无穷。两者皆有其美,亦各有其险。

从小品文到评论文的过渡,并非一蹴而就。最初提笔时,内心忐忑,不知该如何下笔。生活小品文多半记录日常琐事,文字温和,话题不涉锋芒,更多是在寻常生活中打捞细碎美好。而评论文则是将目光投向社会热点,在纷繁世事中提炼观点,必然触及敏感,容易引发波澜。从温室培植到风雨行者,只愿经风雨淬炼,仍秉从容心境。

写评论文,发表后不免引来争议,留言纷呈,很是精彩。有人称赞观点独到,也有人指责立场偏颇;有人细致剖析,也有人怒发冲冠。不同的声音交错,构成了一场场无形的辩论赛。评论区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世道人心的多元复杂。

激烈评论

然而,不是所有的文字篇章都能得到读者青睐,有的时候,是万箭穿心。写评论文,仿佛是把内心的思索剖白于人前,任由众人评判。言语间的善意与恶意,都在评论区无所遁形。最初面对尖锐的批评时,心中不免掀起波澜。可回看这些声音,反而让我更坦然,批评和争议恰恰是评论文存在的意义。

若是世间只剩单一声音,才真正值得忧虑。真理愈辩愈明,众声喧哗,恰恰映照出大众对这一课题的关注与关切。倘若能让更多人停下脚步,倾听不同的声音,思考彼此的立场,这场笔下的冒险便不算白走。

虽说写评论文是一场冒险,但我甘愿以文字为戈,思想为盾,继续执笔涉险。纵使千人万语,我始终相信,不同的声音汇聚,才是真正的众声思辨。促使我笔耕不辍的,并非掌声的回响,而是期望借笔尖点燃微光,让被忽视的课题浮现于公众视野,让被高度关注的话题汇聚八方之见,激发更多维的思考。纵然言辞锋利,或者招致抨击,若能激起一丝反思,便是不负执笔。

当然,除了评论文,我还在写生活小品、微小说、专题、书评、论文等等。生活未必能可圈可点,至少在写作路上可咸可甜,偶尔辛辣,更添滋味。人生百味,藏于笔下,至于这场冒险会走向何方,唯有笔尖知晓。或许,有些故事温暖如春,有些观点锋利如刃,但只要能让人驻足片刻,思索其中意味,便是写作最动人之处。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赖芊翠

千羽漫言

相关文章

看好文|戴志强:蓝眼火箭大不同

看好文|黄俊平:沉默的票箱不会说谎

李泰德:华文教育的未来如何走?

王楚芬:当你发现新人领的薪水比你高

王展造:昔倡自由今筑墙,老美误国又误商

梁展威:马拉松缘何成了“马拉疯”?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