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抢鲜看

柔州大水灾

文 文 文

柔州大水灾|士姑来安老院逢雨必灾 “身经百战”但仍盼天晴

(新山22日讯)位处水患黑区的士姑来八哩半三保坛观音阁安老院几乎逢雨必灾,安老院内的长者“身经百战”拥有丰富被疏散的经验,他们保持乐观称在院长和热心公众帮助下,每次都能脱困,并不会担心被遗忘。

但一些长者直言看到雨下不停仍感到害怕,希望接下来老天不要再降豪雨。

该安老院有35名长者,年龄介于50岁至90岁之间,于周三(19日)已被疏散至设在士姑来国光一校的临时疏散中心。

所有被疏散至小学避难的老人,期待能赶快返回安老院。!

《中国报》记者前往临时疏散中心了解老人目前情况,所有老人精神和身体状况良好。

其中,78岁的梁玉龙住在安老院已有12年,他受访时说,自己虽然中风但行动算是自如。


“当院长告知要撤离时,我赶快收拾好药物、现款和几件衣服,义工则帮我拿比较重的物品。”

他形容水淹入宿舍内时高度至其小腿,所幸很多义工前来帮助他撤离,他并不感到有生命危险。

梁玉龙:看到雨下不停会感到害怕。

另一名同样是78岁的老妇刘和英生性乐观,声称自己拥有经历多次大水灾的经验。

她说,在还未入住安老院前,自己则寄住在哥打丁宜的亲戚住家,当时也经历两次严重水灾。

她忆述当时的南马大水灾非常严重,水高至其颈,所幸获得拯救员拯救,乘坐救生艇前往避难所。

个性乐观的刘和英把握时间,在临时疏散中心阅读《三十六孝》书籍,充实自己。

她感谢安老院以及善心人士纷纷施予援手,才不必担心饿肚子,并且有充足衣物保暖。

早前报导,自周二(18日)至周三(19日)两天一夜的延绵豪雨,造成士姑来八哩半三保坛观音阁安老院于周三傍晚开始淹水,院方通过社交媒体召唤下,短短3至4小时便迎来逾百名义工,连夜助长者撤离灾区和拯救财物。

好心华妇旧衣捐献长者

住在古来的华裔老妇于周五下午在孙子载送下,特将旧衣服送到士姑来国光一校捐献给暂住那的老人。

这名热心老妇黄春凤(68岁)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她是从孙女那里获知士姑来八哩半三保坛观音阁安老院需要旧衣服。

“这些衣服有旧衣服也有新衣服,都很适合年长人士穿。”

她相信很多老人都未来得及拿走太多衣物,希望这些衣物至少足够让他们替换。

此外,安老院负责人颜秀华现场受访时说,目前所筹募的旧衣服已足够,以及民众所热捐的干粮食品足以应付需求。

她说,陆续有民众前来捐献,因此他们也将物资与来自其他甘榜的居民分享。

“我们也和其他灾民一起分享,他们也可以选旧衣服来替换,若粮食不足,都可以跟我们索取。”

另一名李先生用中国报App追踪水灾最新进展。

这次水灾最严重

士姑来八哩半三保坛观音阁安老院主管郭国辉(75岁)指出,他在安老院服务8年,因水患被迫疏散的次数不计其数,而这次是历年来最严重的水灾。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尽管获许多义工帮忙,将许多电器等放置在高处,但这次的水灾太严重,甚至他们几年前特地建造在高处的避难所也被水淹。

他形容于周三晚雨势来势汹汹,以他们过去的经验,必须尽早撤离。

他说,由于院内估计有5至6名老人是双脚无法行动,所以他们先行疏散无法走路的老人。

他也坦言,虽然雨势已停,但偶尔还会出现阵雨,他们暂按兵不动等确定不会再发生水灾,才回到安老院清理善后。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依斯干达布蒂里市政局出动罗厘载送床架,马来西亚红新月会新山区会则出动救护车,一起将老人安全疏散到国光一校礼堂。

马来西亚红新月会新山区会救灾主任黄宗怡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一些老人行动不便是不可能将床褥放在地上,这些老人需要床架睡觉和休息。

针对一些民众纳闷为何老人没有帐篷,他解释这是方便他们或医护人员观察老人的身体情况。

“其他灾民都是一家几口住在一个帐篷内,但若让安老院的老人一人住在里面,这导致我们难以及时发现老人出现状况。”

他说,临时疏散中心都会委派福利部和医护人员在场,他们也会和医护人员协调,每日安排4至5人,协助为老人清洗一些皮肤伤口或简单的医药检查。

黃宗怡:會安排紅新月會的組員監督老人的健康情況。
早前接受《中国报》访问的萧秀英用平板打电话给她朋友,要求帮忙买一份《中国报》。
士姑来八哩半三保坛观音阁安老院的35名老人,已被安全疏散到士姑来国光一校礼堂暂住。

相关新闻: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逾百义工疏散孤老救财物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柔州大水灾

相关文章

首相指示政府机构 协助水灾后续清理

柔州大水灾|柔尚有2县属受影响 918灾黎安顿在疏散中心

柔南大水灾|水灾最严重主因 新山房子建在“河上”

柔州水灾|灾情好转 5个县 1906人无法回家

柔佛水灾灾情好转 灾民人数降至3670人

柔州放晴 4266人仍滞留29疏散中心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