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讯)对于内阁日前批准重启搜寻11年前飞往中国北京途中失踪的马航MH370行动,海事专家兼观察员马塞卢斯认为,深海搜索尤其是在南印度洋,涉及各种操作风险的重大挑战,且该区域还以极深海域和经常不稳定的海况而闻名。
相关新闻:内阁今批准重启搜寻MH370 一旦找到残骸 需付费3.08亿
他说,这些情况都会为搜寻行动带来显著的技术、环境和物流障碍。
他向《每日新闻》提到,其中一个挑战就是恶劣且难以预测的天气状况,因为南印度洋位于台风区边界,经常出现强劲洋流,使水下搜索及救援行动变得更为复杂。
他说,该区域以热带气旋闻名,暴风雨可能突然来袭,使搜索环境变得极其危险。
“海浪汹涌、强风和低能见度是这里常见的情况。恶劣天气不仅会影响船只和水下设备的运行,还会干扰水面团队与水下搜索设备之间的通讯。

极端天气降低声纳测绘精准度
“极端天气条件也会降低声纳测绘的精度,限制水下无人机的作业时间和覆盖范围。”
马塞卢斯提及,恶劣海况也增加了搜索行动人员的安全风险,尤其重型设备需要沉入海底或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移动。
他说,另一风险则是水下通讯越来越复杂;水声通信(komunikasi akustik)技术通常用于水下航行器与船只或水面控制中心之间传输数据,在距离和传输速度方面存在限制,尤其是在极深的情况下。
“使用的声波或受强流或海底的地球物理条件所干扰,如非常深的海底或岩石区域。”
他补充,在南印度洋展开搜索行动,其航程及作业周期长,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英国海洋无限(Ocean Infinity)是以“找不到,不收费”为原则,展开搜寻行动。
马塞卢斯
若成功寻获飞机残骸 可为全球航空界提供重要知识
尽管外界对继续搜寻MH370一事持不同意见,但马塞卢斯坦言,若能成功找到并分析飞机残骸,将为全球航空界提供重要的知识,有助于改善现有的安全系统。
他说,支持结束搜索的观点包括此次搜索行动资源有限及成本高昂。
“搜索MH370涉及大量的投资,国家和私人企业分配大量预算使用先进技术,例如声纳、无人机和地球物理勘测船。
“虽然获得一些重要发现如飞机碎片,但飞机的主要位置仍未被侦测到。有人认为,搜索范围广阔,且在海洋极深处搜索飞机的难度很大,继续搜索可能不太有效且浪费资源。”
询及是否继续搜寻,马塞卢斯说,继续搜寻的重要性可从人道主义、技术和科学性等角度出发,而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继续搜寻飞机残骸并为遇难者家属提供确定的答案至关重要。
“识别遗体并确定事故的真正原因,是人类追求真相和公正的基本需求之一。”
他补充,从技术方面来说,继续搜寻对于航空界和航空安全的技术与知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逾2000公尺深度 对深海测绘仍是挑战
马塞卢斯说,尽管海洋测绘技术在过去几十年来已迅速发展,但仍面对各种技术、操作和财务挑战,从而限制其准确性、覆盖范围和有效性。
他解释,海洋测绘对于海洋科学和天然资源勘探非常重要,且在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及应对潜在天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深海测绘的主要限制之一,就是所获数据的分辨率和准确性。虽然先进的声纳系统已提高了测绘质量,但在超过2000公尺的深度,仍是一项挑战。”
他提到,极端深度和多变的海况经常会干扰声纳的讯号,进而影响测绘的准确性和所产生的影像质量。
他说,由于资料传输速度受限及绘制的范围太广,短时间内高精度绘制大面积地图仍难以实现,且水下测绘设备的操作时间也会因需要充电而受限。
水下无人机和自主水下航行器 有助海底搜寻和救援工作
马塞卢斯指出,水下无人机和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的技术进步,对海底搜寻和救援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不仅能探索人类难以抵达的深度,还可即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他说,有关技术对于提高搜索操作的效率方面非常重要,尤其是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
“水下无人机技术的主要发展之一,是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能有更好的导航能力。现代无人机配备了以更先进的声纳导航系统,如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仪(multibeam echo sounder)。
“即使可见度有限,但它也能达到高清晰度的海底测绘。虽然在深水或浑水区域,无人机也能高精度的侦测物体或深度的变化,进而加快搜寻过程,降低错误率。”
他也说,最新一代的小型无人机也备有识别模式和响应水下环境动态的能力,优化所使用的搜寻路线和方法,在不断变化和不可测的水下情况,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