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Like周刊

主题故事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看好文

玛美里族

祖灵花

祖灵日

文 文 文

看好文:主题故事|玛美里族 跟着祖灵花找归家路

看好文:主题故事|玛美里族 跟着祖灵花找归家路
看好文:主题故事|玛美里族 跟着祖灵花找归家路
看好文:主题故事|玛美里族 跟着祖灵花找归家路
看好文:主题故事|玛美里族 跟着祖灵花找归家路
看好文:主题故事|玛美里族 跟着祖灵花找归家路

农历新年后一个月,雪兰莪州沿海地区原住民(Mah Meri)便会迎来他们的重要祭祖节日——。这是玛美里文化中最神圣且象征意义深远的传统之一。族人相信祖先灵魂会在这天回到人间,赐福庇佑后代。他们精心准备供品和食物,供奉给祖灵,并以音乐、舞蹈、歌唱表达敬意与感恩。

这天清晨,Kampung Sungai Bumbun的祖先屋(haduk moyang)周围已聚集了村民与外地游客,大家静静等待着祭祖仪式开始。农历正月初五和二月初一的(hari moyang)是雪州凯利岛(Pulau Carey)各村落的年度盛典。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前往观礼,深入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独特的祭祖文化。本地年轻人也通过导览、写作、拍摄与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忠实记录这一充满魅力的半岛原住民文化。

来自巴生的人文导览组织Jalan-Jalan Klang 的教育旅游策划者周鸿辉,正在为团员们讲解祭祖文化。每位团员都戴着族人编织的蒲葵叶头饰songkho,感受与这个社群的连结。周鸿辉带团参与活动已有十多年,对这个族群的文化与历史背景有深入了解,也以实际行动回馈人的友善,将这份独特文化传承与尊重传递下去。

“祖灵日”(Hari Moyang)是玛美里族最神圣而具象征意义的传统祭祖节日。

祖灵回家的路标

吉时一到,祭祖仪式便正式开始。祭师首先在祖先屋周围点燃甘文烟,以迎接祖灵降临。穿戴传统树皮衣和蒲葵叶装饰的乐师与舞者,盛装呈献玛美里的传统舞蹈mayin jo’oh,同时邀请村民与游客一起共舞。歌舞结束后,大家便一起享用族人精心准备的食物。

回忆起六七年前第一次参加玛美里的情景,Gerimis Art Project创始人叶力诲(Sharon Yap)与谢雯娣(Wendi Sia)依然记忆犹新。当时的她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那栩栩如生的让她们惊叹不已。这些花卉造型中,蕴含着动植物形象背后的象征意义,以及人对造物主、祖先、守护灵的信仰和他们的宇宙观。这些观念与她们从小接受的东西方文化教育截然不同。

正是这份着迷与好奇,让她们决定走进这个社区,深入了解人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过去六年间,她们透过田野调查、出版刊物和展览等方式,持续向大众介绍文化,并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友谊。

祖灵日这一天,玛美里族相信祖先灵魂会回来祝福子孙,并准备食物、花朵与香料来供奉祖灵。

她们还与玛美里妇女编织社群Tompoq Topoh合作编写了一本玛美里寓言故事集,今年三月又出版了全新书籍,深入介绍及其背后的习俗文化。她们希望参与的游客,不只是赞叹的美丽,而是能理解每朵花所代表的意义,以及那些背后有趣而丰富的故事。

她俩解说道,祖先屋中央悬挂的bunga subang之顶部有四层台阶,象征祖灵降临人界时的座位。而象征燕子的bunga etiau、象征海豚的bunga gombe、象征稻田水道的bunga tali air和象征海濑的bunga ekor memerang等各式,还有鱼虾蟹蛙、鸟类与花草的造型,都是指引祖灵回家的标志。只要看见这些,祖灵便知道:“回到家了。”

祖先屋中央悬挂的bunga subang象征祖灵降临人界时的座位,下方为各种动物造型。

然而,随着湿地的消失,许多过去常见的动植物逐渐从人的生活中淡去。尽管如此,族人依然坚持延续古老的习俗,使用日益稀少的蒲葵叶编织。“他们从不考虑改用其他材料或塑料,因为那样气味不同,祖灵会找不到回来的路。”

玛美里族透过舞蹈mayin jo’oh、歌唱与各种仪式,向祖灵表达崇高的敬意。
游客与盛装打扮的玛美里族舞者。

祖灵守护自然与习俗共融

对原住民来说,习俗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所崇拜的“祖灵”(moyang),既是祖先的灵魂,也是守护灵与神灵的象征。他们相信,至高无上的神创造了包含七界的宇宙,人类生活在第六界,而祖灵则存在于第七界。神派遣祖灵来到人间,守护人类;而在这片大地上,山川、风、海……万物皆有灵,各司其职,和谐共存。

Kampung Sungai Bumbun祖先屋主要祭祀守护周围河流的祖灵moyang Gadeng。

“玛美里的宇宙观中,自然本身就是神所设计的完美平衡。海水的潮汐起落保护着红树林与土地生态,风与水相辅相成,如同太极的阴阳互动。”叶力诲与谢雯娣指出,玛美里的习俗本质上是在维护大自然规律。他们相信人类受到祖灵庇佑,同时也承担着守护祖先遗留下来的自然资源的责任。

“现代人为自身而过度开发、滥用资源,导致自然生态失衡。如今气候变迁加剧、天灾频发,人们抱怨大自然带来的问题,却很少反思:那些本该存在的东西是否已然消失?”

族人涂抹白色水粉为游客祈福。
祖先屋前方土丘型的“busut”象征玛美族祖先最早居住在人界的山丘。

男雕女织

居住于沿海地区的也被称为“森林人”,过去以捕鱼和种植为生,并拥有独特的文化信仰。然而,自1980年代起,他们的居住地被填土开发成为油棕园与高尔夫球场,环境剧变使他们无法再从事传统的稻米种植与捕鱼,于是转向文化观光与手工艺维生。

人以精湛手艺闻名,男性擅长木雕,女性则擅长编织。玛美里木雕工艺极具盛名,其经济效益远超妇女的编织工艺品。随着数十年来编织原材料的减少及塑料编织品的出现,传统编织技艺正面临断层与失传的危机。为复兴这项古老技艺,2003年,Kg. Sungai Bumbun的妇女们决定自立复兴编织文化。

Tompoq Topoh编织社群由已故的女族人 Samah Seman创立,现由她的女儿Maznah Unyan和其他女性家族成员Julida Uju、Rita Uju、Tijah Tegap及Noraini Latif共同传承玛美里的编织手艺。

在“”中,家庭祭坛、祖先屋的布置、传统仪式的装饰品与乐师舞者的服饰,皆出自村中妇女们的巧手。繁忙的编织工作早在一个月前便开始准备,因为根据传统,后的三天内,所有男女族人都不得从事劳动,包括捕猎与编织。这是为了让大自然得到休息。人深信,唯有用心守护大自然,才能继续获得祖灵的庇佑,使世代延续,生生不息。

Gerimis Art Project创始人叶力诲(前右)与谢雯娣(前中)与玛美里族人建立起深厚友谊。
玛美里族妇女以蒲葵叶编织出各种植物造型,用于祭祀祖灵的传统仪式。
马来西亚10仙硬币背面的图案即为玛美里族的bunga jering编织图案。

认识

《习俗与自然:玛美里的》(Adat & Alam:The Mah Meri Ancestral Spirit Flowers)这本书汇集了的“bunga moyang”,也就是。书中通过照片、插图、文章,以及关于每一个编织品的背景信息,揭示了“”这项手工艺的奥秘。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对在急速变化的世界中展现出的文化韧性的致敬与见证。

”是用蒲葵的叶子(daun nipah)和嫩芽编织而成的,用于装饰治愈与仪式场所。蒲葵独特的香气深受玛美里的祖灵喜爱,引导他们从上界来到人间,参与族人的仪式。它也作为一种标记,使祖灵能够辨认出人是他们的后代。此外,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的宇宙观、精神信仰与信仰体系,其中照护的实践通过“”的手工艺表达出来,并展现了它对的重要意义。

Tompoq Topoh编织社群在《习俗与自然:玛美里的祖灵花》新书发布会上,右二为Maznah Unyan。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看好文:主题故事|当红树林消失 祖灵还回来吗?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主题故事

会员专区

好好生活

看好文

玛美里族

祖灵花

祖灵日

相关文章

看好文|林荣国:选票三分天下,两弱联手抗一强

余根进:从上海学到尽力而为

林明志:言论自由的最低标准

王鑫业:亚亦君令补选:马华还在delulu

艾虔:马华要招收年轻党员

张倍敏:叶馨媛,不该只是一个标题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