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4日讯)在春节长假后第一个月,中国招工潮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大工厂纷纷开出诱人待遇,薪资最高达人民币1万5000元(约9156令吉)起跳,甚至包吃和附有带薪假,但却仍无法招聘到工人。
根据《凤凰 WEEKLY》报导,在中国广州海珠区康鹭新招工广场,制衣厂老板举着样衣排成长龙,眼巴巴等着工人挑挑拣拣,求职者则像逛菜市场一样货比三家,甚至有人一早上“面试”了十多个老板,挑选出一份待遇最好的工作。
工厂老板表示,机器设备都已调试完毕,随时准备高效运转,但却迟迟无法招聘到能操作这些机器的工人。
制衣作坊主黄伟强满脸无奈,大倒苦水:“开年接了20万件订单,现在15台机器还空着七台。”





为了顺利招到工人,老板拿出了十足诚意。梭织车位给出的月薪在8000到1万5000元(约4883至9156令吉),网纱针织车位亦是如此,打边岗位的薪资更达到1万到1万5000元(约6105至9156令吉)。

除了极具吸引力的薪资,工厂还提供包吃、带薪假期等一系列优厚福利。
同样在招工的另一家工厂也透露,今年订单量和往年基本持平,甚至还有小幅度上涨,但技术精湛的熟手工却十分难找。
为了吸引人才,该厂将普通薪资上涨15%,技术岗位涨幅则超过25%。
报导称,尽管工厂开出高薪,但依然难以吸引工人,因多数人认为“送外卖会更自由”,这也彰显了中国工作方式、职业发展以及生活选择的深刻变革。
高强度工作劝退年轻人
服装厂的工作环境,往往与“艰苦”二字紧密相连。噪音、粉尘、狭窄的空间,以及长时间站立或重复性操作,让工人的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尤其是赶工时,加班成为常态,这种高强度工作模式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零工经济和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兴起,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外卖骑手、快递员等职业,虽然同样辛苦,但时间相对自由,工作方式也更加灵活。相比之下,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作显得单调而束缚。
对制造业来说,老板要留住人、用好人,高薪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尊重工人的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