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揪心的新闻:36岁母亲因10岁女儿偷用化妆品,一怒之下又骂又打还用热水泼。老师发现女童的异常并报警,母亲被警方逮捕。
“偷用”,表面上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对于成长过程而言,这是一种正常的探索。可这名母亲极端暴力的反应,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给孩子造成身心伤害。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和沟通远比惩罚重要。母亲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孩子的权利。
几乎每个妈妈都经历过情绪爆发。婚姻、育儿、家庭和工作的压力,让妈妈们难以找到平衡点,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发脾气。而孩子承受这些负能量,心里自然不好受。长久下去,二人之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疏远。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我已订阅登入
胡适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妈妈的情绪确实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但要知道,尽管在人们印象中,“母亲”是伟大、温柔的代名词,妈妈也会有被生活逼得失去理智的时候。
消沉导火线
养育孩子不容易,孩子的成长充满喜怒哀乐,妈妈有负面情绪也属正常。关键是当负面情绪来临时,正确面对、调整和把握。要记住:妈妈的好情绪,是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坏脾气,则是孩子消沉的导火线。
每个妈妈在控制情绪方面,多下点功夫,孩子将来就能拥有更多的幸福。当然,家庭教育是社会工程的基石,因此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爱与理解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