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西贡(胡志明市)没什么缘份,数十年前去过一次,到今天才有机会重访,其实这个城市很近,从赤鱲角出发,两个小时多一点点就抵达,国泰的直飞航班,乘经济位也不觉辛苦。
当今市名和街名都改过,叫西贡也许当地政府不高兴,但是我们当为游客,西贡还是一个较为亲切的称呼。
许多年前,我们本来预定去拍一辑《叹世界》节目,但先头部队被抢了东西,说不安全,故打消了念头,现在的治安又如何?
靠近农历新年之故,海关闸口一开十行,也都要排长龙,好在国泰驻当地经理苏珊来接,安排了外交人员通道,顺利走出来。





“其实这个都市很安全的,过年前一些三四星旅馆会有点小窃案,之后就没事。”苏珊解释,她已来了快一年,没不愉快的事发生过。
一走出来,人头涌涌,杂乱无章。酒店一早订好,工作人员举了一块牌子,有专车接送较妥,无牌德士,可免则免。
天气和马新泰一样,说是到了岁末,并没有凉了下来,一早一晚,连寒衣也不必多添一件,照香港的夏装穿好了。
一路上,你会发现人多、车多、摩哆更多,人民生活转佳,脚车消失了,市容没有贫困的影子,像广州一样欣欣向荣。
要看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看树好了,西贡道路两旁的古木参天,笔直的树干只有南洋才长得出来。以柚木居多,树龄至少上百,新兴的都市,是看不到大树的。
非常讨厌的是,树干底部涂了一层白垩,每棵大树都遭遇到这种命运,说是涂上了虫不会来咬,黑夜里又能防止交通意外,但是欧洲的各大城市也种满老树呀,为什么人家不必涂呢?
除此之外,我对当今的西贡第一个印象,还是十分良好。

西贡酒店
街道上张灯结彩,挂的灯笼是一个接一个,拉成长条,竟然是白色的。
“白色没有什么不好。”当我问酒店司机时,他说:“白色代表纯洁,我们结婚时也以白色为主,华侨朋友认为应该挂红色,我们说那不像我们的国旗吗?结婚挂什么国旗呢?”
各有各的风俗,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大道中央,用竹编出大大小小的猪,涂上纸,上面画有图案。
“你们也庆祝猪年吗?”我问。
司机点头:“十二生肖和中国的一样,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兔子,换了一只猫。”
这也好,爱猫人士一直为猫不属于生肖之中抱不平,到了西贡可乐了。
“新年多了一天。”司机说:“二月十七已是年初一。”
我很好奇:“所有华人地方都一样是十八号元旦的呀!”
司机摇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The Government makes the calender(日历是政府制造的)。”
去到酒店Check-in,有些城市,五星级的都有好几家,各有特色,难于选择,西贡没有这个问题。
法国人爱住的是洲际,对着马路的阳台巨大,建筑也有优雅之处,但年老失修,房间近年来没翻新过,所以最好的,只剩下一间Park Hyatt。别让美国集团经营的商标吓倒,西贡的很有品味,房间也宽大,工作人员彬彬有礼,都挑选了精英来做事,全栋只有九层楼,绝对是全城最好的。
放下行李,我往外走,来到越南,第一件事,当然是吃越南粉了,当今越南粉才在香港流行起来,我一早爱吃,是个越南粉痴,为了寻求一碗完美的越南粉,我每逢经过一家,必去一试,一直听说在越南反而吃不到正宗的,这句话可以相信吗?我即刻可以证实了。
越南粉
走出酒店,巷口的小贩就在卖越南粉,多数是一根扁竹,挑着两箩东西,前面的摆粉条和配料,如扎肉、牛肉丸、生牛肉和熟牛肉等,后面的箩子装着一锅汤,下面是烧木炭滚着,汤上有层油,还看到大量香茅,至于汤中的肉骨另加些什么,每一个档都不同,是商业秘密。
粉条和我们的沙河粉一样,较薄较细。做得好的很滑,差的粗糙,像香港的云吞面,一般都有些水准,差不了那里去。
最常见的是连销经营的Pho 24,它有数十家分行,从早上十点开到深夜。越南粉上桌,先试一口汤,的确不错,虽说是连销店,但是味道已比香港的越南餐厅好得多。
再下来试Pho 2000,汤底就把Pho 24比了下去,但当地人嗤之以鼻:“那是游客才去的,我们不会光顾。”
“那么你们吃哪一家,快带我去。”我向导游大嚷。
带去的叫Pho LE,已有几十年历史,店很残旧,不过挤满客人,又再喝它一口汤,啊,又比Pho 2000好得多。
最后去了Pho Hoa,地方更差,但客人比Pho LE更多,汤底也是最甜。
“我们越南人,吃哪止一味Pho那么简单?我带你去吃Bun吧!”
“什么是Bun?”我问,导游说去了就知道。
一家叫Bunta的,装修得漂亮,地方干净,给人一个高贵的感觉。
Bun原来也是用米做的粉,又粗又圆,有点像香港的濑粉,越南人早、中、晚三餐都吃,最为普遍了。汤底味道各异,北方的不用那么多香叶和蔬菜,汤很清。南方的汤底下加黑胡椒,放了大量的指天椒。中部的Bun Bo配料最多,用猪骨和牛骨熬汤,吃时下香蕉花、牵牛花、豆芽和薄荷叶,又有大量青柠,吃到又酸又辣,刺激得不得了。香港只是停留在吃Pho的阶段,还没有开始发现Bun呢,如果有人做,一定赚大钱。
■西贡之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