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佛法并非对立,善用科技尤其现今流行的人工智能(AI)学佛,让道理更易理解更生动,并将佛法融入生活,孩子修心修行更有趣。
科技与佛法教义从来都不是对立面,彼此关系更应该是共融互补,而一切的磨合皆以修身为本。
在科技不停止前进之时,不少人都会认为科技和宗教思想更多时候是呈现对立面,譬如一个坚信科技和科学的人,会认为宗教所谓的今生来世,因果关系的论调仍空中阁楼,如无稽之谈。






彭亨佛教会总务黄先炳博士指出,两者从来都没有冲突,其实若能善用科技,用科技学习佛理,能更轻松掌握道理。
“科技能让我们更好的接触各种知识,当然也包括佛法,就譬如12岁以下的孩子,对于大道理他们只是处于懵懂阶段,但如果用科技去实体化,穿插各种小道理小故事,再配搭各种趣味插图,能让他们更容易学习佛法。”

学佛不难,妙法融入生活
彭亨佛教会佛学班近来添加了几部智能型电视,让佛学班的孩子更加投入去了解各种道理,用科技循诱学生去学习。
“在学佛的过程中,不太需要很沉重的大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丰富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有正确的三观和想法。”
“所谓养身先养心,修身先修行,做事先做人;每个人的心性都需要修养。”
“当然除了道理,我们也讲究让佛理融入生活中,让每名学员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各种佛法道理。”

AI加持 传承佛学智慧
黄先炳博士认为,儿童佛学班的教学与管理不能停留在旧的管理模式,需要与时迸进融入科技作为辅助。
常受邀到各大场合演讲的黄先炳,近年来为AI开拓了多个专题演讲,他认为AI的出现其实更有利于佛教的传播,原因是人工智能其实就像是资讯汇总,能让人更易于了解佛教的意义。

“就像我们在儿童佛学班放置的智能屏幕,未来会上载更多教程和知识,让老师可以用更生动的方式去教学,学生能直观了解老师的讲义。”
他说,如条件许可,未来可能会设计一些应用程式等,让学生和家长在家里时也可以学习。


劳动悟道 有助佛法入世
其实早在很早以前,佛教一开始传播时,是提倡静修远离世俗生活,而不从事劳动的,甚至于在历史上曾数次出现灭佛事故,主要是因为皇朝认为佛教的不事生产,与皇朝的方向是相悖的。
但随着近年来教义的更迭,佛教已演变成鼓励人们走进生活中去理解佛教,从而领悟教义。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惟有自己动手去做才能有更深的感触。”

彭亨佛教会教育组主任涂瑞华指出,彭亨佛教会佛学班有各种户外活动,包括菜园种植、养护花朵以及烹饪学习等。
“其实我们希望可以用生活实践的方式去让学生领悟学习各种道理,我们也不想看到一个学生只懂得背诵各种佛家道义,却忽略了用佛法实践使用在生活中。”
“幸运的是,我们这些做法得到非常多家长的认同,有些家长认为在这里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做家务的不容易,对父母辛勤有着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