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圣安东尼奥26日综合电)随着气候变迁导致海平面上升、暴潮频率增加,南美洲各大港口正面临挑战。暴涨的海浪对港口设施和运输构成严重威胁,各国不得不投入资金强化海防工程。
当海浪翻过智利最大港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港口防波堤时,码头工人纷纷走避寻找掩护。
这座国营港口每年处理170万个货柜,智利船只从这里将葡萄酒和水果运往世界各地,然而随着与气候变迁有关的海平面上升现象造成更频繁的暴潮,圣安东尼奥港经常遭数公尺高的浪潮侵袭,有些海浪甚至远高于保护港口的防波堤,甚至将重达20公吨的混凝土消波块冲走。





《法新社》报导,自2020年以来,每年约有270艘船只因为海象恶劣,无法在圣安东尼奥港停泊或出航。

智利运输新闻网站Portal Portuario负责人奥雷戈(Andres Orrego)指出,圣安东尼奥港位于没有天然屏障的辽阔海湾,使得这里特别容易受到暴潮侵袭。
不过,南美洲太平洋沿岸航运全都正在受到海平面升高冲击。
随着南半球时序即将入冬,届时浪潮将最为汹涌,各国正忙着加强防御工事。
在秘鲁濒太平洋港市钱凯(Chancay),由中国兴建、去年11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启用的新超级港口设有一座近3公里长的大型防波堤。
在近日圣安东尼奥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起重机忙着搬运混凝土块加强防波堤结构,以减缓海浪冲击;这项气候减灾更新工程总投资额达1100万美元(约4873万令吉)。
南太平洋最大港秘鲁卡亚俄(Callao)港目前受到高近13公尺的防波堤保护,附近还有两座岛屿充当天然海岸屏障,然而卡亚俄港仍在去年年底因暴风影响关闭10天,当时海浪高度达4公尺,引发外界对工人安全的担忧。
曼塔(Manta)港是厄瓜多尔重要的鲔鱼出口枢纽,根据港口管理部门说法,曼塔港去年也被迫关闭数日。
智利气候学家科尔德罗(Raul Cordero)将太平洋沿岸“更强烈频繁的暴潮”归因于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升高。他示警指出:“势必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加强防御(极端)海浪。”
文:台湾中央社
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