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邱天龙警长
年龄:33岁
警察是人民保母,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及保护人民安全的重任,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并非易事;他们需要经历严格的训练,无论是体能、技能,还是心理素质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警察的职业充满了危险,无论是打击犯罪、缉毒、反恐,还是日常巡逻,警察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甚至每一天的执勤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最后一天。
华裔警长苦等10年如愿加入警队训练后,成为肃毒组一员,虽然任务繁重与艰辛,但他却享受侦破高难度案件带来的成就感,并希望自己能成为优秀的警察,令家人引以为傲!






今年1月甫被调任吉打州瓜拉姆达警区总部肃毒组(情报/行动)的邱天龙警长(33岁),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在警察世家长大的他,8岁立志要成为一名警察,并于17岁申请加入警队。
他指出,尽管从警之路有些坎坷,他苦等10年才终于获得录取,并经历9个月的魔鬼训练后,正式成为一名警长,被调往吉兰丹担任肃毒组查案官。
“之后,我被调任到武吉阿曼肃毒组,负责与国际刑警打交道,互相交换情报,联手打击跨国毒品案。”
他说,期间他曾有幸与刚荣休的武吉阿曼肃毒局总监拿督斯里许国振,前往香港与当地警方开会商讨两国打击罪案的对策,令他获益良多。
“非常感谢拿督斯里许国振愿意传授自身经验,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而我也视他为努力奋斗的好榜样,向他看齐。”
邱天龙坦承,自己的资历尚浅,因此在带领一些资历比他久的下属时,他必须刚柔并济把握好分寸,以免太过严肃伤和气,或太柔弱被人欺。




“我带领着十多人的团队,但我会虚心向资历较深的前辈请教及聆听下属意见,这样团队执行任务时,才能团结一心。”
他说,每当侦破案件,他就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好比今年2月,他与团队在吉打双溪大年一商业中心的泊车场,破获价值412万300令吉的毒品,并逮捕了一名华裔嫌犯。
“这称得上是我今年破获最大宗的毒品案。”
接恐吓来电 多绕数圈才回家
逮捕犯人遭记恨,接恐吓来电已是家常便饭!
邱天龙警长指出,警察除了执勤时可能面临危险,有时也需提防一些记仇的“小人”,因他曾接获恐吓来电!
他说,自己并未被吓倒,只是自此之后,他在外时会提高警惕、回家时多留个心眼,开车在住家附近绕绕,确认安全后才回家。





当被询及家人是否知道此事时,他回应称,自己不想让家人为其担心,因此总是报喜不报忧,并感谢家人始终在背后成为他最强的后盾。
他指出,在缉毒行动中,警方往往需要深入毒贩窝点,而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身上,可能配备枪械,所以警察必须训练有素,才能应对各种危机情况,否则一旦行动失误,就会导致牺牲。
“身为警察,每一天对我们而言都是在冒险,根本没有明天。”
此外,他分享,起初加入警队的他,可谓是“初生之犊不怕虎”,性格果敢直冲,展开突击行动时,每次都走前最前线,但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长,他需考量的层面变多了,处事也变得沉稳。
老同学涉案不徇私
即使朋友或亲人涉及犯罪,警察也要坚守廉正原则,不徇私情!
邱天龙警长透露,曾有一名相识多年的同学被指涉及毒品案,被警方逮捕助查,因此该名同学的家人向他求助。



他说,当时的他,以同学身分安抚同学家人焦虑的心情,较后再以警察专业的角度,为他们指点迷津,讲解警方逮捕嫌犯后的标准作业程序(SOP)。
“当时该名同学并非在我隶属的警区内被逮捕,但如果是同个警区,其实我们(警察)可以主动向上级提出不要接手有关案件,以免被指控包庇,扰乱警方的调查。”
他说,警察绝不能感情用事,必须站在法律的角度行事,毕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犯错的是熟人,也必须遵守法律。
另一方面,邱天龙说,从警绝非易事,需要过人的勇气和毅力,而他在接受训练期间,也很少看见华裔子弟身影,因此他希望有更多华裔子弟能积极投身警队,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